揭秘:中国古代男人如何“采阳补阴”(2)
2023-02-23 来源:文库网
为什么“老男人”如此迷恋“小女孩”呢?是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吗?大概是吧,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人格问题;而是中国古代的生活习性使然。最直接的观念是“采阴补阳”。换句话说,那些男人,把少女当成了延年益寿的“药引子”。生存需要,如之奈何?
采阴补阳”是中国古代“房中术”一个重要观念,中国土生土长的道家文化也极力为此推波助澜。男性若想获得补益、长寿,甚至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便要通过与女性有意识地行房来达到目。这种观念起源很早,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就记载;“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劳损,或以攻治众病,或以采阴补阳,或以增年延寿,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一事耳。”
当然,“采补”也很有讲究,比如选择对象,要遵循如下原则:其一,选择体态娇小、丰满,性情温和,年轻但不一定十分漂亮的女性为“采阴对象”,此类女子最具“滋补作用”。其二,应与多个女性jiao合,多多益善,倘若对象单一,那么,所谓“滋补作用”将会转弱。
好玩的是,女人掌权,也讲究“采阳补阴”。比如武则天,身边“男宠”、“面首”成群,她也希望万寿无疆,从少年男子身上获得能量。据说,很多宫女纷纷“病”倒了,悲观厌世,颓废绝望。太医会诊,既没发现器质病变,也没看到精神异常。有人出主意,送一批身强力壮的男子来。数月后,所有宫女恢复正常,容光焕发。那些男子则懒洋洋地躺在宫院里。局外人问:“这是什么?”宫女掩齿而笑,答道:“药渣。”故事应属杜撰,却说明男女世界,缺一不可,只有阴阳调和,才能保障最起码的健康。采与补,男女双方是互相的。
在漫长的古代中国,“采补”观念,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尽管现在看来很可笑,但是有一点文化修养、有一点经济条件的士大夫,都采用这种生活方式,就像现在品茶、唱歌、洗桑拿一样司空见惯。白居易、苏东坡和康有为等人的“老牛嫩草”行为,也多少获得了侧面的解释。反过来说,采补绝不应该成为纵欲、奢靡的借口。任何假道德之名、行无耻之实的“伪善”,都将遭受历史嘲笑、鞭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