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诛杀汉献帝的董妃?揭秘董妃之死(9)
2023-02-22 来源:文库网
看来,伏完不仅是谨慎迟缓,而且还相当大意,这么要命的东西还当宝贝一样存留下来,不知是否准备拿出来昭示后人光宗耀祖?
后面的情节和《三国演义》记叙差不多。曹操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把伏皇后废黜之后杀害,又将伏家一百多人满门抄斩。华歆进宫从墙壁夹层拖出伏皇后,以及汉献帝的哀哭,基本都是真实的写照。当然,伏完本人当时已经死去几年,曹操自然来不及砍他的脑袋了。
董贵妃和伏皇后一前一后,都为曹操所杀。连同她们怀着的和生下的三个孩子,也都做了殉葬。末世帝王家的夫妻,确实未必赶得上民间夫妇。
贵妃死了,皇后也死了,那汉献帝岂不是孤零零一个人了么?别担心,自会有女人送上门来的。
做这好事的就是曹操。
原来,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好色的操哥将心比心,想伏皇后已经三十多岁,恐怕年老色衰,为了皇帝的幸福,就把自己的女儿嫁进了皇宫。操哥有外场人的气派,还一嫁就是三个:长女曹宪,次女曹节,幼女曹华。
毕竟是丞相的女儿,这三位美女一进宫,就被封为“夫人”。到第二年,又被封为“贵人”。不久,伏皇后被曹操杀掉,国中不可无母。于是,在之后两个月,也就是建安二十年元月,曹操的女儿被立为新一任皇后。
一般来说,姐妹几个同嫁一夫,应该是姐姐为正,妹妹为偏。但在曹氏三姐妹中,成为皇后的竟然不是大姐曹宪,而是二姐曹节。
这大约是汉献帝自己的主意。
曹操把三个女儿嫁进宫来的目的,瞎子都能看出来。现在,伏皇后被杀了,新皇后当然要从中选取。不过,立曹氏为后是必然的。究竟立哪一个曹,我总有选择权吧?
于是,汉献帝确定了曹节。其原因,并非因为曹节更加美丽,而是因为曹节与他更相投缘吧。
常言说“女生外向”,嫁出去的女儿终究是别家的人。这固然是封建时代重男轻女习俗下的产物,但常常也颇为应验。曹节身为曹操的女儿,从父亲身上继承了刚毅果决、敢作敢为的性情,而在嫁作人妇之后,她对于深宫中这位聪明伶俐,但却受制于势,郁郁不得志的汉献帝,则倾注了同情与温情。
她身为一介女儿身,面临的又是父亲专权、威逼夫君的局面,要她出来调和两者的矛盾,当然是不可能的。她也只能在深宫之中,柔声安慰丈夫,与他共担那莫测又难以改变的命运。
所以,汉献帝选她为新任皇后,也就毫不奇怪了。
后面的情节和《三国演义》记叙差不多。曹操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把伏皇后废黜之后杀害,又将伏家一百多人满门抄斩。华歆进宫从墙壁夹层拖出伏皇后,以及汉献帝的哀哭,基本都是真实的写照。当然,伏完本人当时已经死去几年,曹操自然来不及砍他的脑袋了。
董贵妃和伏皇后一前一后,都为曹操所杀。连同她们怀着的和生下的三个孩子,也都做了殉葬。末世帝王家的夫妻,确实未必赶得上民间夫妇。
贵妃死了,皇后也死了,那汉献帝岂不是孤零零一个人了么?别担心,自会有女人送上门来的。
做这好事的就是曹操。
原来,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好色的操哥将心比心,想伏皇后已经三十多岁,恐怕年老色衰,为了皇帝的幸福,就把自己的女儿嫁进了皇宫。操哥有外场人的气派,还一嫁就是三个:长女曹宪,次女曹节,幼女曹华。
毕竟是丞相的女儿,这三位美女一进宫,就被封为“夫人”。到第二年,又被封为“贵人”。不久,伏皇后被曹操杀掉,国中不可无母。于是,在之后两个月,也就是建安二十年元月,曹操的女儿被立为新一任皇后。
一般来说,姐妹几个同嫁一夫,应该是姐姐为正,妹妹为偏。但在曹氏三姐妹中,成为皇后的竟然不是大姐曹宪,而是二姐曹节。
这大约是汉献帝自己的主意。
曹操把三个女儿嫁进宫来的目的,瞎子都能看出来。现在,伏皇后被杀了,新皇后当然要从中选取。不过,立曹氏为后是必然的。究竟立哪一个曹,我总有选择权吧?
于是,汉献帝确定了曹节。其原因,并非因为曹节更加美丽,而是因为曹节与他更相投缘吧。
常言说“女生外向”,嫁出去的女儿终究是别家的人。这固然是封建时代重男轻女习俗下的产物,但常常也颇为应验。曹节身为曹操的女儿,从父亲身上继承了刚毅果决、敢作敢为的性情,而在嫁作人妇之后,她对于深宫中这位聪明伶俐,但却受制于势,郁郁不得志的汉献帝,则倾注了同情与温情。
她身为一介女儿身,面临的又是父亲专权、威逼夫君的局面,要她出来调和两者的矛盾,当然是不可能的。她也只能在深宫之中,柔声安慰丈夫,与他共担那莫测又难以改变的命运。
所以,汉献帝选她为新任皇后,也就毫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