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诛杀汉献帝的董妃?揭秘董妃之死(5)
2023-02-22 来源:文库网
欲留此逆种,为母报仇乎?”董妃泣告曰:“乞全尸而死,勿令彰露。”操令取白练至面前。帝泣谓妃曰:“卿于九泉之下,勿怨朕躬!”言讫,泪下如雨。伏后亦大哭。操怒曰:“犹作儿女态耶!”叱武士牵出,勒死于宫门之外。后人有诗叹董妃曰:“春殿承恩亦枉然,伤哉龙种并时捐。堂堂帝主难相救,掩面徒看泪涌泉。”
其实,在汉献帝和曹操长达20年的君臣对抗之中,经常给他贴心出谋划策的是伏皇后,董贵妃参与不多。然而,对曹操来说,董承既然成为自己不共戴天的死敌,当然不能再放任一个董承的至亲骨肉在皇帝身边。于是,因为董承的失手,堂堂一家贵妃就这样死在权臣的手下。不但腹中身孕无用,就连皇帝、皇后的亲自讨情也毫无效验,可谓凄惨至极。甚至夫妻之间的痛哭诀别,都被曹操骂为“儿女态”,横加侮辱。
董氏之灭,是曹操和汉献帝彻底翻脸的标志。在此之前,曹操虽然曾罢免杨彪,杀死赵彦等大臣,所作所为欺君罔上,毕竟还没脱离权臣的框子,而汉献帝对他也保持着表面上的客气和尊重。现在,血书衣带诏揭穿了,皇帝身边的贵妃也被拖出去杀了,这种剧烈的冲突甚至超过了董卓时代(董卓虽然也杀死了何太后和少帝,但那都是在剥夺他们身份之后进行的,而且也并没有遭到汉献帝的明确反对),标志着君臣之间彻底进入你死我活的时期。曹操之所以没有立刻废黜汉献帝,不过是为了保留一块遮羞布。
《三国演义》这一回的标题就叫《国贼行凶杀贵妃》,算得上是立场坚定的表述了。而可怜的董贵妃,则做了这次决裂中的血祭。
其实,论董贵妃和伏皇后之间的关系,二女事一夫,多少会带点醋意。而董、伏两家同为国戚,从根子上说,也是存在着争权夺利的基础的。再说,董承一门是董太后侄儿,又曾在董卓军中任职,带上了三分狠霸的性情。
就在李郭之乱中汉献帝逃难时,两家还发生过冲突。当时,李郭乱兵追杀过来,汉献帝和官员、后宫步行逃走。伏皇后手里拿了几匹绢帛,董承竟然命令自己的手下持刀抢劫,为此还杀了伏皇后的仆人,血都溅到伏皇后的衣服上了。以董承堂堂国戚至尊,居然为抢几匹布杀人,也足见当时乱到什么程度。
其实,在汉献帝和曹操长达20年的君臣对抗之中,经常给他贴心出谋划策的是伏皇后,董贵妃参与不多。然而,对曹操来说,董承既然成为自己不共戴天的死敌,当然不能再放任一个董承的至亲骨肉在皇帝身边。于是,因为董承的失手,堂堂一家贵妃就这样死在权臣的手下。不但腹中身孕无用,就连皇帝、皇后的亲自讨情也毫无效验,可谓凄惨至极。甚至夫妻之间的痛哭诀别,都被曹操骂为“儿女态”,横加侮辱。
董氏之灭,是曹操和汉献帝彻底翻脸的标志。在此之前,曹操虽然曾罢免杨彪,杀死赵彦等大臣,所作所为欺君罔上,毕竟还没脱离权臣的框子,而汉献帝对他也保持着表面上的客气和尊重。现在,血书衣带诏揭穿了,皇帝身边的贵妃也被拖出去杀了,这种剧烈的冲突甚至超过了董卓时代(董卓虽然也杀死了何太后和少帝,但那都是在剥夺他们身份之后进行的,而且也并没有遭到汉献帝的明确反对),标志着君臣之间彻底进入你死我活的时期。曹操之所以没有立刻废黜汉献帝,不过是为了保留一块遮羞布。
《三国演义》这一回的标题就叫《国贼行凶杀贵妃》,算得上是立场坚定的表述了。而可怜的董贵妃,则做了这次决裂中的血祭。
其实,论董贵妃和伏皇后之间的关系,二女事一夫,多少会带点醋意。而董、伏两家同为国戚,从根子上说,也是存在着争权夺利的基础的。再说,董承一门是董太后侄儿,又曾在董卓军中任职,带上了三分狠霸的性情。
就在李郭之乱中汉献帝逃难时,两家还发生过冲突。当时,李郭乱兵追杀过来,汉献帝和官员、后宫步行逃走。伏皇后手里拿了几匹绢帛,董承竟然命令自己的手下持刀抢劫,为此还杀了伏皇后的仆人,血都溅到伏皇后的衣服上了。以董承堂堂国戚至尊,居然为抢几匹布杀人,也足见当时乱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