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爆料

古代三大鬼节是什么?各自有什么来历?

2022-04-23 来源:文库网
适逢中元节,虽然中元节也叫做鬼节,但是并不是鬼过的节日,并不恐怖,何况世上并没有鬼,鬼节是人们祭奠家中过世之人的节日,所以会看到很多人烧纸钱。但是你知道吗,历史上的鬼节并非只有中元节一个节日,其实一共有三大鬼节,这三大鬼节分别是哪些节日呢?为什么要被称为是三大鬼节,各自有什么来历?

古代三大鬼节是什么?各自有什么来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其中,如今已经进入到农历七月,这在古代历史上被称为鬼月。同时,古代还有着三大鬼节的说法,分别为:清明、中元、寒衣,并寄托了缅怀先人和已故亲朋,传达思念之情。那么,对于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各自的来历是什么呢?
清明节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明节也被称为寒食节。关于清明节的时间,一度长达三个月,但在三国时期,曹操将清明节改为一天。对于清明节的来历,常见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在春秋初期,重耳因晋国内乱而在列国流亡。一开始的时候,重耳、介子推等人居无定所,忍饥挨饿,过着非常艰难的日子。其中,重耳有一次就直接饿晕了,而忠心耿耿的介子推,直接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然后烤熟后给重耳吃。后来,重耳成功回国,并成为晋文公。
但是,在大赏群臣的时候,重耳却忘记了介子推。等到想起他的时候,介子推却坚决不愿意和重耳见面,并和母亲藏到了绵山上。这个时候,有人出馊主意,想通过防火烧山逼迫介子推出来。但是,大火三天三夜之后,介子推和母亲却在大火中遇难。痛苦悔恨的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决定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要求晋国百姓在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后来,晋文公在祭拜介子推的时候,将一棵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