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爆料

欧洲古代的羽毛笔是怎么做的?和我国的毛笔有什么区别?(2)

2022-04-23 来源:文库网
用毛笔蘸墨写字,显然比小刀刻字要舒适很多。但战国时期只有草纸,并不适合写字,只能写在竹简上。而在竹简上写字,刀笔是比较慢,但不是不能写。此外,毛笔可以写在巾帛上,而刀笔不能,但巾帛价格昂贵,因此毛笔优势并不大。直到东汉时期,蔡伦对西汉时期就已经存在的造纸术进行了改进,发明了适合于写字的“蔡侯纸”,毛笔才逐渐全面取代了刀笔。自此以后,毛笔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2、羽毛笔的脱胎换骨
西方人最早使用的是一种芦苇笔,源于古代巴比伦文化所使用的楔形文字,利用芦苇将文字刻在泥板上。古希腊人使用“铅笔”在石板或皮革上写字,与现代铅笔不同,古希腊人的“铅笔”是铅棒或者铅条,是真正的“铅笔”。
此外,古希腊人还使用Phragmytiscommunis这种植物,做成一种“硬笔”,在蜡板上写画。阿基米德之死的故事中,是他在沙盘上画几何题的时候,为罗马士兵所杀。可见,沙盘也可以作为临时书写工具来使用。进入罗马时期,此时的人们使用另一种“芦苇笔”。与古巴比伦时期的芦苇笔不同,这种芦苇笔是在尖端削出一条缝,可以蘸墨水写字。羽毛笔具体发明时间不可考,但其作为芦苇笔的替代品,应该是罗马时期的产物。
起初,罗马帝国拥有埃及领土,芦苇笔主要书写载体是埃及莎草。但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欧洲又不生产埃及莎草,只得写在羊皮上。此时人们发现,芦苇笔相对丑陋而且不如羽毛精确耐磨,羽毛笔才真正成为欧洲最主要书写工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