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湿地日
2022-04-23 来源:文库网
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WorldWetlandDay),这是国际湿地组织于1996年3月确定的,从1997年开始,在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1971年2月2日,历时8年之久,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委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公约》中对湿地是这样定义的:湿地系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湿地作为一种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可以调节降水量不均带来的洪涝与干旱,将过多的降雨和来水存储、缓冲,然后逐步放出,发挥蓄洪抗旱的功能;湖泊、江河、水库等大量水面及其水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水体的热量调节和蒸发作用可以使设置地区的酷热降温,空气湿度增加;湿地植被的自然特性可以防止和减轻对海岸线、河口湾和江河、湖岸的侵蚀,使植物根系及堆积的植物体稳固基地、海浪和水流的冲力削弱、沉积物沉降,促淤造陆速度是裸地的3~5倍;在地热较低的沿海地区,下层基底是可以渗透的,淡水一般位于较深的咸水层上面,通常由沿海的淡水湿地所保持,因此,湿地可以防止海水入侵,保证生态群落和居民的用水供应,防止土地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