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的来源和历史揭秘(6)
2022-04-23 来源:文库网
到秦汉时期,李姓人口深入两广地区。
大唐立国以后,李姓便成国姓,陇西、赵郡李氏与博陵、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并称"五姓七望",李姓由此跻身望族(还有一说是十大高门士族:陇西李氏、沛县刘氏、兰陵萧氏、清河崔氏、弘农杨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太原温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沿袭了皇室贵胄的辉煌。开国元勋有诸将如徐氏(最有名的就是名将徐勣也就是《隋唐演义》中的瓦岗军师徐茂功,更名"李勣")、安氏、杜氏、郭氏等16氏因立功亦受赐国姓,兼之沙陀、回纥、契丹、高车等各国各族以及朝鲜人、犹太人等外国人的融入,李姓人口在大唐帝国空前繁荣,史有"国中第一大姓"之说。
到宋朝,有西夏党项族、金国女真族等少数民族在改汉族姓氏时,首选李姓,人口亦有560万人左右,占当时全国人口的7、2%,居王姓之后,为"第二大姓"。
到明清朝,也有蒙古人、满洲人及土著民族加盟李姓,人口仍有500多万人,占5、5%,居王姓、张姓之后,为"第三大姓"。
据北宋初年所编《百家姓》记载: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于是,便有"到处都是李,遍地都是王"的流行之说。
大唐立国以后,李姓便成国姓,陇西、赵郡李氏与博陵、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并称"五姓七望",李姓由此跻身望族(还有一说是十大高门士族:陇西李氏、沛县刘氏、兰陵萧氏、清河崔氏、弘农杨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太原温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沿袭了皇室贵胄的辉煌。开国元勋有诸将如徐氏(最有名的就是名将徐勣也就是《隋唐演义》中的瓦岗军师徐茂功,更名"李勣")、安氏、杜氏、郭氏等16氏因立功亦受赐国姓,兼之沙陀、回纥、契丹、高车等各国各族以及朝鲜人、犹太人等外国人的融入,李姓人口在大唐帝国空前繁荣,史有"国中第一大姓"之说。
到宋朝,有西夏党项族、金国女真族等少数民族在改汉族姓氏时,首选李姓,人口亦有560万人左右,占当时全国人口的7、2%,居王姓之后,为"第二大姓"。
到明清朝,也有蒙古人、满洲人及土著民族加盟李姓,人口仍有500多万人,占5、5%,居王姓、张姓之后,为"第三大姓"。
据北宋初年所编《百家姓》记载: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于是,便有"到处都是李,遍地都是王"的流行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