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死后为何曾经是厉鬼形象?关羽什么时候才变成武神的?(3)
2022-04-23 来源:文库网
隋朝的时候,天台宗僧人借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力传道,封他为护法王,历经整个唐朝的发展,关羽的形象在佛教里站稳了脚跟,但此时的形象依旧并非正面,而是比较中性的类似于判官,修罗这种凶神。
宋朝的时候,崇道教,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么一个民间老百姓这么熟悉的人来做文章,加上宋徽宗随意封王的艺术家气质(连甘宁都被他封王了),就给了关羽一个武安王的称号,由此开始关羽形象从厉鬼变成了神灵。
朱元璋继位,政府层面并不承认关羽的历史功绩,认为他资格不够,在名臣表里把关羽剔除了出去,罗贯中在这个时候写三国演义,罗本人是张士诚的幕僚,由于敌对朱元璋,导致他无法入仕,加上朱元璋为人残酷嗜杀,罗贯中只好把个人情怀宣泄在作品中,注入了君臣和谐的强烈愿望,关羽名气很大,自然首当其冲,所以编了他和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君臣千古的事迹,定位为正面人物,自然也得找各种理由来掩饰史书所载的短板。
所幸的是,这些影响还仅仅停留在民间,明朝的官方除了万历朝以外,都对关羽的个人崇拜表示冷淡,从徐渭、孙承宗等大臣的上表可以看出来,对关羽的称号沿用的是蜀汉真实的前将军、壮缪侯封号,并未掺杂太多个人崇拜因素,明朝末年,立祠成风,关羽也不例外,但这段时间连魏忠贤都被拜为圣贤,这一段的圣贤标准可谓是胡扯。
宋朝的时候,崇道教,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么一个民间老百姓这么熟悉的人来做文章,加上宋徽宗随意封王的艺术家气质(连甘宁都被他封王了),就给了关羽一个武安王的称号,由此开始关羽形象从厉鬼变成了神灵。
朱元璋继位,政府层面并不承认关羽的历史功绩,认为他资格不够,在名臣表里把关羽剔除了出去,罗贯中在这个时候写三国演义,罗本人是张士诚的幕僚,由于敌对朱元璋,导致他无法入仕,加上朱元璋为人残酷嗜杀,罗贯中只好把个人情怀宣泄在作品中,注入了君臣和谐的强烈愿望,关羽名气很大,自然首当其冲,所以编了他和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君臣千古的事迹,定位为正面人物,自然也得找各种理由来掩饰史书所载的短板。
所幸的是,这些影响还仅仅停留在民间,明朝的官方除了万历朝以外,都对关羽的个人崇拜表示冷淡,从徐渭、孙承宗等大臣的上表可以看出来,对关羽的称号沿用的是蜀汉真实的前将军、壮缪侯封号,并未掺杂太多个人崇拜因素,明朝末年,立祠成风,关羽也不例外,但这段时间连魏忠贤都被拜为圣贤,这一段的圣贤标准可谓是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