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爆料

萧太后是契丹人吗?真实的萧太后究竟如何?(3)

2022-04-23 来源:文库网
《天府广记》中载有辽萧后的一首讽谏歌曰:“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吏人。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丞相来朝兮佩剑鸣,千官侧目兮寂无声。养成外患兮嗟何及,褐尽忠臣兮罚不明。亲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门潜蓄兮爪牙兵。可怜后代兮秦天子,犹白宫中兮望太平”。
这首歌一说是辽末代皇帝的文妃所写,谏讽天祚帝;一说为太宗的靖安皇后所写,是谏讽后唐明宗李嗣源的。总之是歌语双关,大义凛然,必然是汉族文人的笔法和气质而无疑。可见全辽萧氏皇后其多为汉族(汉化回鹘)的裔民了。
唐天复二年(902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以兵四十万伐河东,代北之地,掠去汉族生口达九万五千余人。城龙化州于潢河之南,在辽史上所谓的汉人城即此。应州萧氏皇后的祖族,很可能就是在这次俘掠中被擒去的。
应州现有刘霍庄的村名,但明代《应州志》载之为“留回庄”,可能就是因定居过回鹘人而得名。《辽史》载:“辽太祖淳钦皇后,其先为回鹘人……”这与“留回庄”村名之渊源相合。
“回鹘”是我国古代民族之一,其先祖为匈奴,北魏时称高车部族,或勒勒,散居于漠北之地,以游牧为生,唐大业中因反抗突厥贵族的压迫,依附于隋。
后来与唐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从属关系,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改称为“回鹘”,在唐代末叶,同沙陀部族人来雁门关外地区神武川定居,这也说明在雁门关外应州是有回鹘裔民的。故辽太祖淳钦皇后其祖先既属回鹘人,所以也不排除为是土生应州人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