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怎么灭亡的 揭开元朝导致元朝灭亡的原因(7)
2022-04-23 来源:文库网
元朝严重的腐败使得各地农民起义迭起,势如破竹,仅山东、河北地区,就有三百余起农民暴动,蒙古统治者比鲜卑统治者的残暴程度更加严重。
遍地战乱必然引起灾荒,旱灾大规模发生,赤地千里,最惨重的是黄河下游,饥馑逼人发狂,互相袭击烹食。
就是1344年,河水泛滥六百公里的村庄跟人民全被淹没。数十万无处投奔的饥民成为了武装群众无尽的兵源。饥饿的农民终于揭竿而起组织起来,向元朝的统治者发起进攻,导致元朝的灭亡。其实不光是不元顺帝,任何一个末代帝王,当一个王朝已经腐败透顶的时候,都是无力挽回的。
原因四:内部夺权,暗争暗斗
许多大家族里经常出现过子女为争家产斗得头破血流的事情,为何这样的事偏偏只发生于大家族里面呢?原因自然是因为这家族“斤两足份量沉”了。如果将元朝比作这样的家族的话,它也发生过一系列这样的内部争斗。史学家常说,元朝中期的政局动荡就是其全面走向下坡路的表现,我却说,正是因为元朝中期国力达到了鼎盛,这才导致了一系列动荡。试想一个落魄颓败的国家,又怎会引致不肖后代们争先恐后的争权夺利呢?“临死锄一把”显然并非那些不肖皇帝们的本意,他们这么做的意图无非是为了争夺一块眼馋夺目的“肥肉”。
元中期的政局动荡表现在,1295-1368短短的七十年间,元朝的帝王世系中就出现过十位皇帝,如此频繁的帝王更迭对一个统一性大国家来说自然不是好事情。再看看1295年是什么环境?1295年正是忽必烈刚去世的时候,其亲手打下的基业正是厚实之时。那一年即位的元成宗就好比乾隆接过了康熙雍正的基业一样,那时的元朝江山正是这么一块大肥肉。元成宗是忽必烈钦点的储君人选,如果他不是那么短命的话,忽必烈的治国方略或许还能长年延续下去,可惜元成宗仅在位13年就死了。成宗死后,武宗继位,并立了弟弟(仁宗)为储君,约定弟弟死后再归位给武宗子嗣。不过元仁宗最后违背了誓约,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后代,这就引发了元中期一系列的血腥政变,其中就有刺杀事件(南坡政变)、两地自立为帝事件(两都之战)、毒杀事件(上都兵变)等。虽说帝王争权经常打的是“
遍地战乱必然引起灾荒,旱灾大规模发生,赤地千里,最惨重的是黄河下游,饥馑逼人发狂,互相袭击烹食。
就是1344年,河水泛滥六百公里的村庄跟人民全被淹没。数十万无处投奔的饥民成为了武装群众无尽的兵源。饥饿的农民终于揭竿而起组织起来,向元朝的统治者发起进攻,导致元朝的灭亡。其实不光是不元顺帝,任何一个末代帝王,当一个王朝已经腐败透顶的时候,都是无力挽回的。
原因四:内部夺权,暗争暗斗
许多大家族里经常出现过子女为争家产斗得头破血流的事情,为何这样的事偏偏只发生于大家族里面呢?原因自然是因为这家族“斤两足份量沉”了。如果将元朝比作这样的家族的话,它也发生过一系列这样的内部争斗。史学家常说,元朝中期的政局动荡就是其全面走向下坡路的表现,我却说,正是因为元朝中期国力达到了鼎盛,这才导致了一系列动荡。试想一个落魄颓败的国家,又怎会引致不肖后代们争先恐后的争权夺利呢?“临死锄一把”显然并非那些不肖皇帝们的本意,他们这么做的意图无非是为了争夺一块眼馋夺目的“肥肉”。
元中期的政局动荡表现在,1295-1368短短的七十年间,元朝的帝王世系中就出现过十位皇帝,如此频繁的帝王更迭对一个统一性大国家来说自然不是好事情。再看看1295年是什么环境?1295年正是忽必烈刚去世的时候,其亲手打下的基业正是厚实之时。那一年即位的元成宗就好比乾隆接过了康熙雍正的基业一样,那时的元朝江山正是这么一块大肥肉。元成宗是忽必烈钦点的储君人选,如果他不是那么短命的话,忽必烈的治国方略或许还能长年延续下去,可惜元成宗仅在位13年就死了。成宗死后,武宗继位,并立了弟弟(仁宗)为储君,约定弟弟死后再归位给武宗子嗣。不过元仁宗最后违背了誓约,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后代,这就引发了元中期一系列的血腥政变,其中就有刺杀事件(南坡政变)、两地自立为帝事件(两都之战)、毒杀事件(上都兵变)等。虽说帝王争权经常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