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爆料

韩姓名人大全(3)

2022-04-23 来源:文库网
韩 非
韩非,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歇之子,荀子的学生。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生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卒于秦王嬴政十四年(前233年)。是战国末期韩国国君之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作为客居秦国的法家代表人物,备受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里面的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里面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主张君主集权,提出重赏罚,重农战,反对儒、墨“法先王”(效法古代君王对国家的管理),主张变法改革。《史记》载:
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重要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韩 浩
韩浩,字元嗣[1] ,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西南)人[2] ,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将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韩浩聚徒众护县。河内太守王匡征召韩浩为从事,领兵在盟津拒抗董卓。董卓执其舅杜阳招引韩浩,韩浩不从,因而知名。袁术任命韩浩为骑都尉。后夏侯惇奇其才,使韩浩领兵跟从征伐。韩浩与史涣因忠勇而闻名,都是曹操的心腹将领,被委以执掌禁军的重责。时荒乱乏粮,韩浩议急农救荒,曹操遂兴屯田,升任韩浩为护军。随军攻克柳城,改任中护军,置长史、司马,封万岁亭侯。从破张鲁,议者欲留韩浩镇守汉中,都督诸军。曹操不舍韩浩,带他回到都城。韩浩死后,其养子韩荣继嗣爵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