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富豪夫妻隐居深山:80后百万家产小夫妻隐居深山(2)
2024-01-06 来源:文库网
小天坑离松滋市刘家场镇仅3公里,海拔约300多米。周围的山虽然不高,但在一往无际的江汉平原,依然十分巍峨。
刘家场镇位于松滋市西南,地处“两省三地五县”接合部,自古便是闻名的“口子镇”,商贾云集。
跟父亲走南闯北
1982年出生的张芝伟来自浙江农村,上小学后,他跟着离异的父亲,来到刘家场镇。
在刘家场镇,张芝伟的父亲再婚,并开始做贩卖山羊的生意。张芝伟十几岁时开始,每当寒暑假便跟父亲一起学做生意,走南闯北。
高中毕业后,张芝伟参军入伍。2000年,退伍后的张芝伟回到刘家场,跟父亲一起做生意。南下湖南、两广,东到浙江、福建,几年来,张芝伟的脚步遍步大半个中国。
到2004年,张芝伟一家每年贩卖的羊达到4万多只,年收入超过100万元。随后,张家花了100多万元,在镇上建起了5层楼的私房。
80后搬进深山
贩羊是个季节性较强的生意,在春夏生意淡季,张芝伟就上网、看影碟。美国大片中的西部牛仔、大片农庄、北美木屋,一次次地触动着张芝伟的神经。
2008年,张芝伟与同为80后的松滋姑娘张静结婚。一次,张静上山采杜鹃花时,无意中发现了小天坑这个地方。四周没有人家,却离公路不远;三面环山,却有一块几十亩大小的平地,夫妻俩十分喜欢这个地方,经常到这里爬山、散步、晒太阳。
2009年,孩子出生后,张芝伟进山居住的想法更加强烈:让儿子避开车来车往的马路,吃自己种的菜,喝山上的清泉,自由在山林玩耍,那是一幅多么快乐的画卷啊!
2010年6月,在孩子1岁后,张芝伟几经考虑,不顾父亲的反对,带着妻子、背着工具、牵着狗,来到“小天坑”,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山里养羊又养鸡
“过田园生活,并不是要隐居,更不是当‘野人’,而是追求一种有情调,高质量的生活。”张芝伟说,进山第一件事,就是架设电线和网线,“如果没有网络,我在山里一天也呆不下去”。
同时,没有学过木匠的他,仅用一天时间就建好了木屋。木屋依树而建,三米多高,五六平米,每当起风,屋随树动,似在荡秋千,别有一番情趣。
刘家场镇位于松滋市西南,地处“两省三地五县”接合部,自古便是闻名的“口子镇”,商贾云集。
跟父亲走南闯北
1982年出生的张芝伟来自浙江农村,上小学后,他跟着离异的父亲,来到刘家场镇。
在刘家场镇,张芝伟的父亲再婚,并开始做贩卖山羊的生意。张芝伟十几岁时开始,每当寒暑假便跟父亲一起学做生意,走南闯北。
高中毕业后,张芝伟参军入伍。2000年,退伍后的张芝伟回到刘家场,跟父亲一起做生意。南下湖南、两广,东到浙江、福建,几年来,张芝伟的脚步遍步大半个中国。
到2004年,张芝伟一家每年贩卖的羊达到4万多只,年收入超过100万元。随后,张家花了100多万元,在镇上建起了5层楼的私房。
80后搬进深山
贩羊是个季节性较强的生意,在春夏生意淡季,张芝伟就上网、看影碟。美国大片中的西部牛仔、大片农庄、北美木屋,一次次地触动着张芝伟的神经。
2008年,张芝伟与同为80后的松滋姑娘张静结婚。一次,张静上山采杜鹃花时,无意中发现了小天坑这个地方。四周没有人家,却离公路不远;三面环山,却有一块几十亩大小的平地,夫妻俩十分喜欢这个地方,经常到这里爬山、散步、晒太阳。
2009年,孩子出生后,张芝伟进山居住的想法更加强烈:让儿子避开车来车往的马路,吃自己种的菜,喝山上的清泉,自由在山林玩耍,那是一幅多么快乐的画卷啊!
2010年6月,在孩子1岁后,张芝伟几经考虑,不顾父亲的反对,带着妻子、背着工具、牵着狗,来到“小天坑”,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山里养羊又养鸡
“过田园生活,并不是要隐居,更不是当‘野人’,而是追求一种有情调,高质量的生活。”张芝伟说,进山第一件事,就是架设电线和网线,“如果没有网络,我在山里一天也呆不下去”。
同时,没有学过木匠的他,仅用一天时间就建好了木屋。木屋依树而建,三米多高,五六平米,每当起风,屋随树动,似在荡秋千,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