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出嫁的年龄是多少 剩女居然算犯法
2023-12-30 来源:文库网
在古代,我国女子一般都是出嫁比较早的,而且是你不能想象的早,很多女人就是因为出嫁生子的年纪太小,才造成寿命比较短的,那么古代的女子出嫁年龄是多少呢?成为剩女又会如何呢?
古代女子出嫁的年龄问题古代女子出嫁普遍都是非常早的,甚至在唐太宗当政的时候,规定:女子若是十三四岁不出嫁,是会受到刑罚的处置的。
要知道在当今社会女子没有二十周岁,是不允许结婚,那么,古代女子为什么出嫁的如此早呢?
我国古代其实是一个 “早婚国家”, 古代人认为“男有室女有家”后,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在周代,已到适婚年龄的男女的终身大事还被列入了官方议程,专门设置了管理男婚女嫁的政府官员。而在晋代,如果女子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嫁人,官府就要强行给她找对象。
在中国古代,女子婚龄标准,各朝多有变动。其中,上古周代的“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屡被提起。此说出自《周礼·地官·媒氏》篇中,如果照这么说,中国早期是实行晚婚晚育的国家。
从史料来看,实际不然。这个婚龄杠杠,不是现代婚姻中的最低结婚年龄,而是成年男女必须结婚的年龄上限。
历朝历代在这一基础上多有延续。如,唐代,男15岁、女13岁以上;明代,男16岁、女14岁以上;清代,男子16岁,女子14岁,达到结婚年龄。这是法律要求,女子初潮在12-14岁之间,这种规定还是有科学依据的。但从现存的各种资料来看,古代女子实际结婚年龄还要早些。
古代女子出嫁的年龄问题古代女子出嫁普遍都是非常早的,甚至在唐太宗当政的时候,规定:女子若是十三四岁不出嫁,是会受到刑罚的处置的。
要知道在当今社会女子没有二十周岁,是不允许结婚,那么,古代女子为什么出嫁的如此早呢?
我国古代其实是一个 “早婚国家”, 古代人认为“男有室女有家”后,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在周代,已到适婚年龄的男女的终身大事还被列入了官方议程,专门设置了管理男婚女嫁的政府官员。而在晋代,如果女子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嫁人,官府就要强行给她找对象。
在中国古代,女子婚龄标准,各朝多有变动。其中,上古周代的“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屡被提起。此说出自《周礼·地官·媒氏》篇中,如果照这么说,中国早期是实行晚婚晚育的国家。
从史料来看,实际不然。这个婚龄杠杠,不是现代婚姻中的最低结婚年龄,而是成年男女必须结婚的年龄上限。
历朝历代在这一基础上多有延续。如,唐代,男15岁、女13岁以上;明代,男16岁、女14岁以上;清代,男子16岁,女子14岁,达到结婚年龄。这是法律要求,女子初潮在12-14岁之间,这种规定还是有科学依据的。但从现存的各种资料来看,古代女子实际结婚年龄还要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