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不喊疼的人就不疼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2)

2023-12-30 来源:文库网
的确,当疼痛难忍时,只要服下一片小小的止痛药,就会在一两个小时内,让身体变得轻松起来。自发明以来,止痛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亚洲首个针对慢性疼痛患者自我用药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约六成慢性疼痛患者在自行使用止痛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80%的人出现疼痛、感冒等不适症状时会自行买药治疗,其中购买最多的就是止痛药。

不喊疼的人就不疼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


在国内,止痛药的销量仅次于抗感染药物,排名第二。然而,大部分人只知道它能迅速、快捷地缓解疼痛,却很少了解它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不该吃,要怎么吃。
疼痛是象征危险的信号,促使人们紧急行动,避险去害。在医学上,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对病情的观察的条件下,医生有责任帮助病人消除疼痛。因而无论是麻醉止痛还是一般镇痛措施,都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人为什么会感到疼痛呢?
刀割、棒击等机械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受损局部前列腺素的存在极大地加强这些化学物质的致痛作用,而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则具有止痛作用。
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
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