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重阳节为什么叫老人节 九九代表健康长寿(2)

2023-12-29 来源:文库网
春秋战国时期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而在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呼吁重视重阳节,不单单是要传承这一文化符号,更是希望提醒人们,无论再忙碌,也别忘了抽出时间,回家多看望父母、长辈,多走进老人的生活,切身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多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尽孝心。
重阳节传统

重阳节为什么叫老人节 九九代表健康长寿


1、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2、放纸鹞。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纸鸢也就是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