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逃离帝都回四川:在成都当一个快乐的土着(4)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总结:
楼主与老公两人都是普通人家出身,在工作方面完全靠自己,父母无法提供任何帮助,经济上的帮助也很有限。水木上热议的学区房、体制内、双码农什么的几乎和我们毫无干系,如果早出生四五年我们或许会选择扎根北京(我有好几个同学的哥哥姐姐就是四五年前在北京扎根,现在过的也都挺好,但轮到我那些同学毕业的时候他们还是选择了回家乡省会城市),但是现在的北京有权势的人太多、有才干的人太多,竞争的激烈让我们退缩了。竞争不过,自然就逃了。
选择回成都工作还是有点田忌赛马的赌徒心态在里面,以我个人为例,我所在的行业无论在北京还是成都都很苦逼,不同的是在成都是十分苦逼,在北京则是万分苦逼。我在北京的大学同学们大概每周要工作八九十甚至上百小时,通宵是常态,而我是六七十小时,但这样就足以从成都本地员工普遍周工作四五十小时的状态中跑到前面了,而且在收入方面我和北京的同学相比也没有太大差距。(各位看官不要发笑,这个世界上除了码农、金融、体制内等牛逼行业,确实还存在着许多苦逼穷逼的行业)诚然,我可能这辈子都没办法走在行业的前沿了,会逐渐变成一个偏居一隅的西南土鳖,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也愿意承受这样的结果。
我还有很多朋友留在北京——说个题外话,我当年高中同学在京十来个,目前女生都找到北京有房男嫁了,男生基本上都回成都了——我真心的祝福他们,我也敬佩他们的坚持和坚韧,北京是一座大熔炉,把像楼主这样能力差没背景的人层层筛走,最后留下的人才是淬炼出的真金。
离开北京,有点像离开了一个美好的梦,国际、高端、前沿,这些词语和我都不再有关系,做为一个思想境界还停留在马洛斯需求理论最底层的女吊丝,也从来不奢望这些。人总不能把所有好处都占了,受不了那么多的苦,也就享不了那么大的福。唯一遗憾的是我与老公当年从小县城辛苦考学到北京,但以后我的小孩还是没办法享受到北京的高考优惠政策。
希望我以后的孩子不用再重受父母的迁徙之苦,就在成都扎根,当一个快乐的土着吧。
附录:关于成都的一点点感想
工作机会:
水木上常见的论调是一线城市工作机会相对公平,二线城市各种人情坑。不过就我个人感觉,成都各种普通行业目前还是需要很多有真才实干的人才的,并且对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普遍比较重视。想进入社会顶层的童鞋就不要想一二线的差别了,因为没有人脉背景肯定都没戏。如果能保持在一线城市的工作干劲,想出头也没那么难。
楼主与老公两人都是普通人家出身,在工作方面完全靠自己,父母无法提供任何帮助,经济上的帮助也很有限。水木上热议的学区房、体制内、双码农什么的几乎和我们毫无干系,如果早出生四五年我们或许会选择扎根北京(我有好几个同学的哥哥姐姐就是四五年前在北京扎根,现在过的也都挺好,但轮到我那些同学毕业的时候他们还是选择了回家乡省会城市),但是现在的北京有权势的人太多、有才干的人太多,竞争的激烈让我们退缩了。竞争不过,自然就逃了。
选择回成都工作还是有点田忌赛马的赌徒心态在里面,以我个人为例,我所在的行业无论在北京还是成都都很苦逼,不同的是在成都是十分苦逼,在北京则是万分苦逼。我在北京的大学同学们大概每周要工作八九十甚至上百小时,通宵是常态,而我是六七十小时,但这样就足以从成都本地员工普遍周工作四五十小时的状态中跑到前面了,而且在收入方面我和北京的同学相比也没有太大差距。(各位看官不要发笑,这个世界上除了码农、金融、体制内等牛逼行业,确实还存在着许多苦逼穷逼的行业)诚然,我可能这辈子都没办法走在行业的前沿了,会逐渐变成一个偏居一隅的西南土鳖,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也愿意承受这样的结果。
我还有很多朋友留在北京——说个题外话,我当年高中同学在京十来个,目前女生都找到北京有房男嫁了,男生基本上都回成都了——我真心的祝福他们,我也敬佩他们的坚持和坚韧,北京是一座大熔炉,把像楼主这样能力差没背景的人层层筛走,最后留下的人才是淬炼出的真金。
离开北京,有点像离开了一个美好的梦,国际、高端、前沿,这些词语和我都不再有关系,做为一个思想境界还停留在马洛斯需求理论最底层的女吊丝,也从来不奢望这些。人总不能把所有好处都占了,受不了那么多的苦,也就享不了那么大的福。唯一遗憾的是我与老公当年从小县城辛苦考学到北京,但以后我的小孩还是没办法享受到北京的高考优惠政策。
希望我以后的孩子不用再重受父母的迁徙之苦,就在成都扎根,当一个快乐的土着吧。
附录:关于成都的一点点感想
工作机会:
水木上常见的论调是一线城市工作机会相对公平,二线城市各种人情坑。不过就我个人感觉,成都各种普通行业目前还是需要很多有真才实干的人才的,并且对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普遍比较重视。想进入社会顶层的童鞋就不要想一二线的差别了,因为没有人脉背景肯定都没戏。如果能保持在一线城市的工作干劲,想出头也没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