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你们别无选择(3)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所有这些,体现了北大人的社会责任,北大人的公民意识,北大人的爱心。我从心底里为我们北大人而骄傲。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史上曾历经磨难,从不屈服,地震灾难更不可能把中国人民吓倒压垮。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勇敢、坚强、团结和伟大的人文关怀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抵御各种危难的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2003年春“非典”肆虐中国期间,温总理给北大学生的回信中,有一段话,蕴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他说:“让我们记住这段非凡的经历吧!它使我们学到了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让我们记住这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
多难兴邦,对于一个国家是如此,对于一所大学何尝不是如此。今年是北大建校110周年,回顾北大百十年的历史,何尝不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道,虽命运多舛,历尽艰辛,但却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一段光辉历程。
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国势衰微、外敌入侵,八国联军侵华,大学堂曾一度被占领,被迫停办。民国初年,由于经费短缺,北大再次遭遇停办危机,老校长严复先生上下奔走,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仍坚持教学改革,确立了北大“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的办学宗旨。五四前后,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而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来自保守势力的责难和军阀政府的迫害,一度有上千名学生被捕入狱,蔡元培校长也曾被迫辞职。1927年至1929年,北大被取消和更改校名,停发经费和工资,广大师生在半饥饿状态下仍坚持斗争,誓死不屈。1937 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师生万里南迁,组建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刚毅坚卓”的精神,坚持教学科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三年困难时期,物质极度匮乏,一大批同学由于营养不良患病被迫休学,当时北大时常停电,但我们的老师还是坚守岗位,教书育人。文革期间,北大被迫停课四年,一大批教师惨遭迫害,饶毓泰、翦伯赞等许多优秀学者被迫害致死,几千名师生下放劳动。复课之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老师依然坚守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铷电子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技成果,等等等等。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北大历尽磨难,从未退缩,几代北大人把青春、才华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谋求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同回顾这些波澜壮阔的岁月,就是希望,在同学们即将离开北大之际,再次唤起同学们心中的北大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精神,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北大精神。
北大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钱理群先生在《寻找北大》一书的序言中曾写道:“北大,是每一个北大人,所有的中国人的精神梦乡”。
包括你我在内的全体北大人都承担着整个民族的精神理想,这担子实在太沉重了,但是同学们,你们别无选择,因为这是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被赋予的精神气质,是北京大学一百多年来形成的精神气质,她不可逃避,也不能放弃。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史上曾历经磨难,从不屈服,地震灾难更不可能把中国人民吓倒压垮。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勇敢、坚强、团结和伟大的人文关怀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抵御各种危难的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2003年春“非典”肆虐中国期间,温总理给北大学生的回信中,有一段话,蕴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他说:“让我们记住这段非凡的经历吧!它使我们学到了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让我们记住这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
多难兴邦,对于一个国家是如此,对于一所大学何尝不是如此。今年是北大建校110周年,回顾北大百十年的历史,何尝不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道,虽命运多舛,历尽艰辛,但却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一段光辉历程。
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国势衰微、外敌入侵,八国联军侵华,大学堂曾一度被占领,被迫停办。民国初年,由于经费短缺,北大再次遭遇停办危机,老校长严复先生上下奔走,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仍坚持教学改革,确立了北大“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的办学宗旨。五四前后,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而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来自保守势力的责难和军阀政府的迫害,一度有上千名学生被捕入狱,蔡元培校长也曾被迫辞职。1927年至1929年,北大被取消和更改校名,停发经费和工资,广大师生在半饥饿状态下仍坚持斗争,誓死不屈。1937 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师生万里南迁,组建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刚毅坚卓”的精神,坚持教学科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三年困难时期,物质极度匮乏,一大批同学由于营养不良患病被迫休学,当时北大时常停电,但我们的老师还是坚守岗位,教书育人。文革期间,北大被迫停课四年,一大批教师惨遭迫害,饶毓泰、翦伯赞等许多优秀学者被迫害致死,几千名师生下放劳动。复课之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老师依然坚守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铷电子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技成果,等等等等。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北大历尽磨难,从未退缩,几代北大人把青春、才华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谋求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同回顾这些波澜壮阔的岁月,就是希望,在同学们即将离开北大之际,再次唤起同学们心中的北大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精神,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北大精神。
北大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钱理群先生在《寻找北大》一书的序言中曾写道:“北大,是每一个北大人,所有的中国人的精神梦乡”。
包括你我在内的全体北大人都承担着整个民族的精神理想,这担子实在太沉重了,但是同学们,你们别无选择,因为这是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被赋予的精神气质,是北京大学一百多年来形成的精神气质,她不可逃避,也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