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攒钱(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爷爷小时候家境殷实,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成年后在城里做买卖,练就了一手算盘绝活儿。后来父亲遭土匪绑架,以及大办葬事等原因,入不敷出家道日渐衰落。等到他们兄弟纷纷成家,自己挑门儿过日子的时候,老娘只给了二十亩地,由此成为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爷爷养成了一生节俭的习惯。这不是一般的节俭,有点儿葛朗台般的吝啬,生活中难得一见的抠门儿。就是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穿,从牙缝儿里往外挤的节省。爷爷有一句口头禅,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爷爷一生精于算计,可到头来照样儿受穷。爷爷整天生产劳动,可他的衣服从不让洗,说“一件好好的新衣服,还没穿坏就洗坏了”。
爷爷受穷的原因,首先归结于动荡的社会。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封建割据军阀混战,列强的瓜分蹂躏,日寇的铁蹄践踏,强盗土匪多如牛毛。每年辛苦打下的粮食,经常被政府和军队无偿征用。如果被强盗或土匪盯上,更有可能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爷爷的父亲,曾经家大业大,不仅有良田千倾,在承德滦平还有买卖,不想遭到土匪绑架。即使卖房子卖地,交了天文数字的赎金,人也没能活着出来;就是家境一般的爷爷,也曾被人绑架勒索,最后实在榨不出油水,被割掉大半个耳朵放人。
说爷爷一生节俭,吃的粗茶淡饭,穿的是农家粗布,过艰苦朴素的生活。那他都攒下什么了?当然是钱了。一九五八年,母亲领着我和姐姐,回河北老家探亲。爷爷拿出一大卷子钱,给我和姐姐叠东西玩。一大堆花花绿绿的,有伪满的、民国的、边区的,票面有十元的,百元的,千元的,甚至万元的,等这些东西到了我们手里,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烂纸片儿。
说爷爷一生节俭,到头来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攒下,恐怕也不是事实。在那个动荡的年月,爷爷除攒下一堆废纸外,还有一百多块的银元。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金银便成为硬通货,不再上市流通了。可怜爷爷手里攥着钱,除了娶媳妇做镯子外,就再也没有什么用途了。
爷爷有一句口头禅,“省着省着窟窿等着”。所以每日对着残灯孤影,不住地长吁短叹,感叹生活的不易,感叹世事的艰难,感叹财神的吝啬。其实,在爷爷生活的年代,战火硝烟弥漫,人民水深火热,能够苟且偷生,已经是一种奢侈了,还谈什么攒钱呢?即使在五六十年代,人民刚刚饱尝战乱之苦,缺吃少穿生活苦不堪言,怎么可能积累起骄人的财富呢?
我很感叹爷爷,穷其一生不停地攒钱,到头来既没有过上好日子,也没有攒下什么值钱的产业,更没有荫及子孙后代,留给自己的只有遗憾。即使自己有文化,一辈子节衣缩食量入为出,把一分钱掰成两瓣儿花,还是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爷爷养成了一生节俭的习惯。这不是一般的节俭,有点儿葛朗台般的吝啬,生活中难得一见的抠门儿。就是一生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穿,从牙缝儿里往外挤的节省。爷爷有一句口头禅,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爷爷一生精于算计,可到头来照样儿受穷。爷爷整天生产劳动,可他的衣服从不让洗,说“一件好好的新衣服,还没穿坏就洗坏了”。
爷爷受穷的原因,首先归结于动荡的社会。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封建割据军阀混战,列强的瓜分蹂躏,日寇的铁蹄践踏,强盗土匪多如牛毛。每年辛苦打下的粮食,经常被政府和军队无偿征用。如果被强盗或土匪盯上,更有可能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爷爷的父亲,曾经家大业大,不仅有良田千倾,在承德滦平还有买卖,不想遭到土匪绑架。即使卖房子卖地,交了天文数字的赎金,人也没能活着出来;就是家境一般的爷爷,也曾被人绑架勒索,最后实在榨不出油水,被割掉大半个耳朵放人。
说爷爷一生节俭,吃的粗茶淡饭,穿的是农家粗布,过艰苦朴素的生活。那他都攒下什么了?当然是钱了。一九五八年,母亲领着我和姐姐,回河北老家探亲。爷爷拿出一大卷子钱,给我和姐姐叠东西玩。一大堆花花绿绿的,有伪满的、民国的、边区的,票面有十元的,百元的,千元的,甚至万元的,等这些东西到了我们手里,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烂纸片儿。
说爷爷一生节俭,到头来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攒下,恐怕也不是事实。在那个动荡的年月,爷爷除攒下一堆废纸外,还有一百多块的银元。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金银便成为硬通货,不再上市流通了。可怜爷爷手里攥着钱,除了娶媳妇做镯子外,就再也没有什么用途了。
爷爷有一句口头禅,“省着省着窟窿等着”。所以每日对着残灯孤影,不住地长吁短叹,感叹生活的不易,感叹世事的艰难,感叹财神的吝啬。其实,在爷爷生活的年代,战火硝烟弥漫,人民水深火热,能够苟且偷生,已经是一种奢侈了,还谈什么攒钱呢?即使在五六十年代,人民刚刚饱尝战乱之苦,缺吃少穿生活苦不堪言,怎么可能积累起骄人的财富呢?
我很感叹爷爷,穷其一生不停地攒钱,到头来既没有过上好日子,也没有攒下什么值钱的产业,更没有荫及子孙后代,留给自己的只有遗憾。即使自己有文化,一辈子节衣缩食量入为出,把一分钱掰成两瓣儿花,还是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