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圣地遗踪(13)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我们买了风马旗和煨桑,在风马旗上用藏文写上自己的名字,委托山民给我们煨桑和悬挂风马旗,以此告知这里的先贤:我们来了。
    沿着陡峭的山道和石阶,在“杰布”从中向上攀登,平日里生活中工作中的烦扰,不知不觉中渐渐远去了。
    扎也巴处处是圣迹。山道边不时出现一些小小的山洞,虔诚地进去,必定是拜谒了某位高僧的闭关修行地。据说这里有一百零八个洞窟。其中最有名的是法王洞,是一代杰出的藏王松赞干布的静修处。月亮洞,莲花生大师在此进行过双修。祖师洞,藏传佛教后弘期祖师阿底峡在此住过……几乎大部分高僧都曾经在这里修行过。
    走进一个个洞窟,我不禁为这些智者们那种甘于寂寞、独守心田、执着不移的德行深深地感动。在扎也巴著名的寺庙桑阿林里,我拜谒了有三层楼高(藏区最高)的强巴佛像,也拜谒了祖拉康(松赞干布王妃蒙萨所建)……一路拜去,感慨良多。王妃蒙萨给藏王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贡宇贡赞,为感谢神猴赐予自己儿子,从堆龙德庆县的蒙堆一路走到这里,为神猴(藏族很早就认为人类是由猴子荷罗刹女结合而生)修建了庙宇,此后由于松赞干布支持,香火日盛……为了维护王统,这应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圣地遗踪


    按规矩,朝佛时是不能说累的。
    何况,据传说,这里的保护神非常威烈,在宗教仪轨上稍有不慎,就会招来跌撞之苦。
    其实已经感到腿有些酸了,但我的兴趣依然不减。
    在山腰间的小道上专心地走着,达瓦浦、拉隆浦、索巴浦、乔乌浦……出一个洞窟,又进一个洞窟。洞窟尽管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但里面的摩崖石刻、壁画肖像,以及玛尼石刻,惟妙惟肖,庄严神圣。尤其是附着在每一个洞窟里的历史文化,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做了布施后,从桑阿林庙里出来,顺时针方向绕过左前方的一个山包。
    路边一处大约两平方米的青石板在满是草皮的山坡上很是醒目,原来这是一处已经弃用的天葬台。青石板放着黑幽幽的光,上面放了一些人们梳余的头发,戴过的护身饰物等等。
    我在那里停留了一会,心绪一下子飞扬起来。确实,来西藏多年,我不象那些猎奇者和那些总是以异样眼光审视其他文化的人,对西藏的天葬那样感兴趣。我觉得,生死是生命的重合原点。生和死之间的过程则更值得珍重。把人生的光彩发挥的淋漓尽致,那就是我们活着的使命——

圣地遗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