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情倾“牛缘” (五)(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忍尿忍屙归栏”后,将心爱的“白脑夹”赶到赞公祠堂横头的“坟坛”等待。在此同时,二姐到后道坛前街沿去大声吆喝通知:“各--能--开--牛--……”。不一会,各家各户的邻居都纷纷将老牛娘、黄牯头、大结牯、连娘对各式各样的牛送到“厅上道坛”至“坟坛”的这段路集中。每天这个时候,嗜“屙”如命的思远伯伯总会掼着“狗屙篮”或畚箕,抓住“撮屙积肥”的黄金时机来此突击撮牛屙、羊屙粒、间狗屙。因为尽管各家各户在牲畜出栏时都再三吆喝:“放尿放屙出栏!忍尿忍屙归栏”!
但毕竟很多“勿甜赞”不听话的牛,就不知是与你唱对台戏还是知道尿屙放在自己栏里不卫生难过气,就是任你主人打还是骂,也要将尿屙忍到外面大路来放。不知是这些牛凑热闹还是眼孔浅(羡慕红眼病),大伙汇合后,你拉我也放,甚至我的“白脑夹”明明赶出栏前已在自己栏里拉过了,这时候也要侬筋侬脉(拼命)再拉一通。不知是好像人家拉了我不拉没面子,还是不拉一点对不起思远伯伯。乐得思远伯伯手忙脚乱暗暗自喜!有时还得意的吹起口哨。闲话少说,每次的这个时候,我二姐总是帮助我将整班牛群送到木瓜塘路上或冷水坑脚这没有庄稼的地段后,并再三吩咐我牛要喂牢喂饱,莫“食郭”省得把娘骂,才安心道别回家。在上山的路上,我将厅上道坛最听话的一头黑色“老结牯”赶到最前面当领军人物,将我自己的大黄牯“白脑夹”安排在最后当“督兵”,一支浩浩荡荡的牛群队伍沿冷水坑山谷古道缓缓地蜿蜒而上。

情倾“牛缘”   (五)


在最陡的山路上,我走累了就一只手拿草袋饭,另一只手抓在“白脑夹”尾巴上,要它艰难地拉着我走。本想将牛群赶往右边横田、后衬方向喂,因那边草比较大,牛可以喂得更饱。可是那边“山头梯田”比较多,稍有不慎,有几头淘气的野牛要去“食郭”(吃稻谷),像前一轮有头牛娘偷吃了人家的稻谷,按吃了每一茬赔半两谷之规矩,我足足赔了五斤半,还被娘“竹丝”抽了一顿。为了减少“食郭”的风险系数,我还是将牛群赶往左边的大篷茶岙,一直喂到大荒田、毛栗山尖方向。因为这边虽然草不太茂盛,但是毕竟是山凹深谷,两边山陇高峻岩塔皮险,又没有庄稼。牛群不会乱跑,加上下午太阳偏西荫凉得快,人与牛都凉快舒服。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又将牛赶进了目的地。
牛群到山,各自散开寻食而去,它们多数是比较乖巧自觉,由于彼此是熟悉的盟友,“做威、冲斗”的脾气也收敛了不少,基本都会自斟自酌顾自吃草。热了饱了还会各自寻个荫凉的地方休息一会。我寻一个合适的地方将“草袋饭”挂在树叉上。看看乌云滚动,生怕下午有雷阵雨,就马上开始“搭篷”准备躲雨。在密林深处砍几根野树硬柴棍横搁在四棵相应高矮的树叉上。再秃来松禾,一层一层盖上去当屋瓦,然后搬一块石头放里面当凳子。坐在棚里既可吃饭乘凉又能躲雨挡风。在没有支“草袋饭”的时候,就寻三块石头搭起“三块岩”烧“铜罐饭”,或去挖几块番莳或折几串毛栗,烧起火来“煨番莳”、“辣毛栗”、“辣毛豆”,或者去摘“牛奶茂”、“摘忙抓”……,亦可谓自娱自乐其乐无穷!

情倾“牛缘”   (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