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春天送给苏菲娅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请把春天送给苏菲娅 文/张军霞 苏菲娅生活在孟加拉国乔布拉村。32岁那年,因为婚姻的破裂,她成了一位带着三个孩子的单身妈妈,为了生存,她和村子里的很多妇女一样,依靠以做竹凳为生。 每天清晨,孩子们还在熟睡中,苏菲娅早已经起床。由于没有本钱,她只能以相当于22美分的价格,从中间商手里赊来竹子。整整一天,除了吃饭和照顾孩子,苏菲娅都在埋头做竹凳。 傍晚时分,简陋的出租屋,被最后一抹夕阳笼罩时,苏菲娅终于将所有的竹子都加工成了竹凳,把它们全部卖给中间商。抵偿完竹子的费用后,辛苦了一天的她只能赚到2美分。第二天。苏菲娅必须再去赊竹子,再卖竹凳。无休无止的劳作,却只能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孩子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更不可能到学校去接受教育。 一个叫穆罕默德·尤努斯的小伙子,在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苏菲娅一家的情况,身为一名吉大港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不免心生疑窦:
为什么宁肯被中间商盘剥,而不到银行去贷款呢?原来,当时的银行根本不会为苏菲娅这样无力提供担保的人贷款,在那些银行家的眼里,穷人都是没有信用的,他们一定会赖账不还。 苏菲娅和村里那些妇女们的悲惨遭遇,深深触动了尤努斯。他拿出27美元,以小额贷款的形式借给了42个农村女性,她们由此摆脱了中间商的盘剥,获得了销售竹凳的全部利润,很快就把钱还给了尤努斯。事实证明,穷人的信用半点儿也不比富人差,尤其是像苏菲娅这样,以母爱为天职的女性,看似那么柔弱,却最有能力自力更生,为孩子们谋求幸福。 尤努斯把这次探索命名为“格莱珉工程”,在孟加拉语中,“格莱珉”就是乡村的意思,尤努斯希望这项工程可以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用来帮助更多的穷人。这项工程在最初推广时,却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