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钱,借还是不借?(4)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如果对方的交情够不上借钱,那就想好理由婉言谢绝。 借钱是个很见人品的事情,原则上来说,要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每一笔借出去的钱,都可能回不来。想好了能不能承担金钱上的损失,以及附带的友情损失,再考虑是否借钱,后面就会少很多麻烦。 自己平常没事,可以试着做一下思维体操,即考虑各种情境,在脑子里演练。借钱的场景,也可以多练练,这样,遇到的时候,就会多些沉着,少些失措。 另外,借钱是否成为坏事,也因人而异。借钱有时候也可以拉近朋友间的距离,当然前提较多。 我有次在异地出差,接到一位朋友的微信,希望借钱,理由讲得很清楚,也说了归还日期。我和朋友交情很好,当时就决定要借。只是因为是微信,不太放心,就打了电话询问确认,然后转账。我回深圳后,朋友立刻来找我,给我纸质的欠条。没到原定的归还日期,钱就还了。从这个事情上,我对朋友更加信赖了,整件事的确体现出朋友的人品。
二、借钱的礼仪 在写了《怎么更好地应对借钱这个事》后,有人希望写一下关于借钱的事,因为人有可能会因为不时之需而借钱,是否也需要适宜的应对方法。这个内容我以前写过一些,不过角度不同,现在就直接来说说借钱这个事。 首先是人尽量要在平常做好收支平衡和理财,尽量不要借钱。 在一篇谈借钱礼仪的文章里先这样讲,似乎跑题了。不过,我解决问题的思路从来就是这样:从大处看、从源头控制。人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就容易失控。那种“反正可以借钱”的思想,会让人陷入懈怠,不少人都是平常大手大脚,尤其是刚发工资的几天,然后很快没钱了,就信用卡透支或向朋友借。金钱其实也遵守守衡定律,就是一个人的收入和支出都是有限制的,支出如果大于收入,就会让自己陷入麻烦。不管是信用卡透支还是借款,终究是要还的。 另外,一个经常向人借钱的人,难免给人不好的印象,这也会影响人脉关系。

钱,借还是不借?


其次,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先想一下自己有没有可想的办法。比如多了解一些融资渠道。 人有时候需要周转,未必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有些钱不好变现,比如股票、定期存单等,这样的时候,其实是可以到银行办理质押贷款的,因为有可信的质押物,所以相对容易。()以前我在银行的时候,最红火的贷款品种之一就是小额质押贷款,也有人是拿亲友的定期存单来质押,只要取得亲友的许可,这比直接借钱要好。 另外,珠宝首饰、古董等物品,也可以找到当铺质押,换取现金。 第三,在自己无法解决,开口向朋友借钱之前,也需要做些周密思考。 向朋友借钱,有时候,需要考虑朋友的处境,尤其是非单身的朋友,经济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如果因为借钱而导致对方家庭产生矛盾,那样不好。 在向朋友借钱时,需要思考: 哪些朋友可以开口借钱?——如果长期没有联络,一开口就是借钱,这会给人不好的印象。
最好是向常联络又有经济实力的朋友借钱。 朋友是不是也有困难?——不要一看朋友拒绝就认为朋友居心不善。 朋友要不要和伴侣商量?——单身和有家庭,这是不同的。 朋友是否需要了解你借钱的原因?——是个人消费还是投资,这个概念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你有没有给别人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 你有没有提出立字据甚至主动说付息?有没有主动说明还钱期限?——根本点在于,你有没有让朋友放心。 借钱的方式是怎样的?电话、短信、QQ这都是不同的,如果要借钱,是否需要拿出诚意? 你平常和朋友们的关系如何?你对朋友的了解度有多少?你给朋友的帮忙,是你以为的帮忙,还是朋友也认可的帮忙? 第四,借到钱后要做的事情。 朋友答应借钱,要先道谢,可能的情况下,当面交给朋友借据,如果时间不许可,也最好是用邮件、短信、微信等方式,给出电子借据,列明还款期限,在法律上,这些也都可以做为凭据。

钱,借还是不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