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11条社会心理学定律(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因此,每个人都力图从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方面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无论是去面试,还是去相亲,都要给别人留下你重视对方,善于经营自己的良好印象哟!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着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遂,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4、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这个现象,就是“破窗效应”。“破窗效应”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有没有发现写着“请勿乱涂乱画”的墙壁上,往往最多涂鸦。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5、踢猫效应 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11条社会心理学定律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踢猫的孩子撞伤了。 6、出丑效应 又称“仰巴脚效应”或“犯错误效应”,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己不如人而感到惴惴不安。 最讨人喜欢的人往往是精明之中带些小缺点的人。 一位着名的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位着名心理学教授曾将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放送给被试者:
录像1中受访谈的成功人士在所从事的领域获得了辉煌的成就,谈吐不凡,眼神坚定,表现地非常得体、自信,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录像2中的成功人士相比1,略微羞涩,谈起自己的事业时紧张到打翻了桌上的咖啡;录像3访问了一个普通人,他没什么太大的成就,不算紧张,也没什么吸引人的发言;录像4的普通人表现得非常紧张,他同2号一样打翻了咖啡。当教授要求被试者从4人中选出一位他们最喜欢的,结果最不讨大家喜欢的是4号,而打翻咖啡的2号获得了95%的支持。 7、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11条社会心理学定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