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40岁感言说不惑(4)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害怕的东西其实只是一堆幻相泡沫,转眼即逝。 人的一生都在逃避死亡,看破死亡幻相的人坦然向死而生。不管是被死亡追赶着逃亡,还是向死而生,在死亡的一刹那,灵魂和身体都得到了永久的解脱。都说人死后变成鬼,我说死后进入极乐成就涅盘,他又没死过凭什么不信自己信别人。在人的一生中完美是很短暂的,此时的完美很快会被环境改变破坏,变成不完美,遗憾和痛苦随之而来,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以前我以为这个世上是有天理的,善良和正义必然会得到上天的支持,所以我恪守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但我后来发现所谓的正直善良和道德是被人利用的。日本侵略中国时杀了我们3000万同胞,但上天并没有让这个国家反省,日本天皇裕仁战后也没有被审判,据说他带着老婆环游世界去了。天理和公正体现在那里?我的天理就是因果关系,正义和善良是个虚无的东西,上天支持正义也同样包庇邪恶,这个浅显的道理却被电视剧和童话故事篡改了,欺骗了多少小朋友和像我当初那样的傻青年。
回想我走过这40年,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幸福与苦恼,小时候想长大,长大了又想回到童年,在山村的时候想住进城里,住进城里现在又想回到山里,这种想法难道不是倒退吗。如果生活有答案,那么答案是山里还是城市或者农村?因为生活没有答案,所以无论我住在哪里、怎样活都是答案。在熊培云看来,正因为人们死守着1 1=2这样的标准答案限制了自己的思想自由,为什么1 1不能等于3或者问个2=? ?呢?是的,标准答案使这个世界有了好坏优劣区分,但生活未必只有一个答案,生活不分好坏优劣,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标准答案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我虽然不完全赞同这个观点,但绝对认可他这个提法。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那么我们所做的事自然也没有标准答案,事是为人服务的,对具体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来说有好与坏的区分,离开了具体的评价人,标准都是浮云。

40岁感言说不惑


对敌人的残暴就是对人民的善良,所以中国人痛恨的甲级战犯是日本国民的神,中国和日本老天应该帮谁?有标准答案吗。如果有,那也不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喊几声抗议,谴责日本违反二战条例就能阻止日本人这样做的。天理在实力,在对敌我有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不自欺欺人的谴责了事。中国声称对南海有控制权,却被一个小国将在南海捕鱼的渔民抓去判刑,我不敢妄加评论政府在这件事上的作为有什么对错,但证明光喊口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正义与主权在这里屁都不如。 究竟一个人怎样活着才是幸福的,怎么做才是对的,似乎身为过来人的长辈爱给晚辈作指导,不过是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别人。经验大多没有错,但错在教导别人的人不是当事人。一个人忠于自己的内心永远没有错,但心有错的时候,如果心错了,那做什么都是错的。如何保证心不会错,这是谁也做不到的事情。
我有个一标准,那就是接受现实的安排,尊重事实,一切以事实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带有主管情绪和感受。有人会说这样做还是人吗,没有感情的机器最符合标准。是的,人有感情,有爱恨情仇,有敌我分别,但生而自由的人无不活在枷锁之中,太感情的人会困于枷锁会失去自由。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学会妥协权衡利弊的动物是人,诸多矛盾的平衡点体现在一个过程生物身上,这个生物包括人。人是复杂而又矛盾的生物,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灵性生命。这个灵性生命是个系统,它依赖世界存在,世界是灵更大的身体,也是个系统。这个系统就像幸福的条件一样,内部物件之间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有分工不同。 原以为性格和心里是稳定的,比如爱好,喜欢某个人等,事实上通过某些经历后这些东西也会改变,只是短时间看不出来并且改变的人少而已。20年前我个人非常喜欢PC机,觉得这一生能守着它做做WPS表格,打印些文件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了,但是现在我每天用它做程式,却没感受到任何乐趣。

40岁感言说不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