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头地的成功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出人头地的成功 文/沈睿 几年前我在上海一所大学听对外汉语教学的听力课。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听两个故事,然后回答问题。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国,有美洲的,有欧洲的,也有亚洲的。这堂听力课的内容对我震动很大。 一个故事讲的是台湾某个卖烙饼起家的人,少年的时候给烙饼店打工送烙饼。他在羞辱中成长,咬牙吞掉羞辱和苦难,下决心自己将来开一个大的烙饼店,最终实现了梦想,成了“烙饼王”。另一个故事讲的是中国某个非常有钱的人怎样淘了“第一桶金”。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借了钱,买了很多东西,怎样倒卖,怎样辛苦,终于淘得第一桶金,后来成为亿万富翁。 这两个故事,一个讲“韩信胯下受辱”最终出人头地,一个讲怎样利用环境和他人出人头地。两个故事都讲出人头地,出人头地就是成功,成功的标志就是挣了很多钱,成了有产业或有钱的人。
离开那间教室的时候,我纳闷那些外国学生在想什么,“成功就是有钱”这样赤裸裸的概念他们怎样接受。 这个教室里提倡的“成功”让我非常压抑,让我逃跑,让我意识到中国文化里恶劣的一面,势利眼的一面,我与这样的势利眼格格不入。 这堂课深入地刻在我的头脑里,触发了我对中国文化中迷恋“成功”的思考。几年来我一直想写这个小事,想谈谈中国文化对“成功”的专一的疯狂。其实我前半生都是听这样的故事长大的,所谓成功的故事却从来没有像那一刻那样深刻地、几乎是刺痛地感到中国社会的“拜成功狂”和“拜金狂”。 中国社会里,到处都是踌躇满志地要成功、要成为有地位的人。 两三年前看张爱玲的《小团圆》,里面说到主人公在乡下看戏,看戏里的人生,二美三美大团圆的金钱名利美女的成功,感叹说“这些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只有地位,没有长度阔度”,而“穿着臃肿的蓝布面大棉袍的九莉,她只有长度阔度厚度,没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