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爬地松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爬地松


一提起松树,就会想起陈毅元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高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极赞松树的坚韧不拔和不畏严寒,可在珠江源头的马雄山,我看到的松树又是另外一个样子的:松树变成了身躯矮小的灌木,虽然枝叶还是针状,却匍匐在地面上,称为“爬地松”。这和平常所见到的、高大和挺拔的松树,形成强烈的反差。站在马雄山山顶,太阳直直地炙烤着,风很大,裹挟着阵阵热浪迎面扑来,人似乎都要刮得飞起来了,这么强劲的风,很多植物会被连根拔起,吹得无影无踪。风略小了些,我看到了在石缝中安如磐石的“爬地松”,虽说是“爬”,但它们并不能像爬行动物那样爬行,而是用爬的姿势展示万物争荣的风景。一根主根上生长出很多树干,形状似巨大的章鱼,树干一般有人的胳膊粗细,长几米,十几米,主根吮吸着土壤深层的水分,托举着绿意盎然的树冠,凡是爬过的地方,就爬出一簇葱茏,根,也在贫瘠的泥土里岿然不动。
据资料显示,爬地松的寿命远远高于被誉为“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荒漠胡杨,被生物学家称为残留在地球上最耐久的“活化石”。这种松虽然长不成材,但在它低矮的怀抱里,或它的周围,小花和小草都非常茂盛,它们用耐久不屈的特殊生活方式保护着其它植物,小动物也喜欢在里面做窝。当地人常常拾它来引火,借着树皮上松脂的燃烧,火分外旺盛,火焰里还有中芬芳,当地人也用它来熏肉,味道很香。爬地松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匍匐生长的样子?影响这种松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风。好多植物在大风环境下,还没长高,就已经被风吹折断了。只有矮小的树种能够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这样,经过千万年的适应,就成了今天的模样。看到爬地松,在心中不由暗暗赞叹达尔文老先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多么正确!

爬地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