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孝而不顺(3)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为了取得大家的信任,他组织了很多人参加农家乐,带着大家去看农场,去看菜园,去体验垂钓的乐趣。此举为那些农场主和果园主带来了不少生意,使他拿到了更低的价格,也让顾客消除了怀疑,在口碑带动下,生意很快滚雪球一样地壮大,在第一季度结束时,竟然已经开始盈利。
一年后,他的超市已经有一批固定的忠实客户,原先只是一间小超市,后来发展成两间,在他周围的同龄人中,他的发展是最好的。
这时候,原先指责我们的长辈,虽然依然没有承认我们的“合法性”(有时候,真的觉得长辈很好玩,好像要他们认可晚辈的魄力和能力已经超过他们,简直就是要他们的命),但偶尔的言谈中,已经有了欣赏,原先最反对我借钱的姑姑,不无得意地说:“我们情情,眼光还是有一点的,这点最像我。”
表弟的父母出去,每次听到别人说:“你们养了一个好儿子啊!”脸上就是掩饰不住的与有荣焉。如今,他父母自告奋勇地去帮忙,这几年表弟再做任何决定,虽然长辈还是会习惯性地质疑一下,但很少再反对。
这个故事我是讲给一位年轻人听的,他遇到的问题和表弟当年如出一辙,他问我如果他辞职,父母会很伤心,那就是不孝,可是他又不想做不喜欢的工作,应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但凡做一件事,父母就会激烈反对的,大多都是“妈宝型”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你永远长不大,你永远没有能力自己做好一件事,你的所有想法都是幼稚而不切实际的;而那些从小就独立有主见,做事认真靠谱的孩子,父母一般很少干涉、反对,尤其是孩子特别有出息的那种,一般都是父母反过来听孩子的。
其次,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
《礼记》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简单地说,大孝就是你的品德和成就出众,使父母能够受到其他人的尊敬;其次就是你的言行不会使你父母受到其他人的诟病;奉养父母已经是孝道里最下面一层了。
真正的孝道里从来没有强调过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也没有赋予父母这种权利,那不过是后人的添加与曲解。
太多父母把孝道妖魔化,当成控制孩子自由意志和人生的利器,也有太多子女误解孝道,认为孝顺就必须事事听从父母,最后人人痛苦。
对待父母,我们应该孝而不顺,尊重父母的选择,尊重父母的生活,在他们年老时,能够照顾奉养,但绝对不包括把自己的人生选择权一并奉上。
一年后,他的超市已经有一批固定的忠实客户,原先只是一间小超市,后来发展成两间,在他周围的同龄人中,他的发展是最好的。
这时候,原先指责我们的长辈,虽然依然没有承认我们的“合法性”(有时候,真的觉得长辈很好玩,好像要他们认可晚辈的魄力和能力已经超过他们,简直就是要他们的命),但偶尔的言谈中,已经有了欣赏,原先最反对我借钱的姑姑,不无得意地说:“我们情情,眼光还是有一点的,这点最像我。”
表弟的父母出去,每次听到别人说:“你们养了一个好儿子啊!”脸上就是掩饰不住的与有荣焉。如今,他父母自告奋勇地去帮忙,这几年表弟再做任何决定,虽然长辈还是会习惯性地质疑一下,但很少再反对。
这个故事我是讲给一位年轻人听的,他遇到的问题和表弟当年如出一辙,他问我如果他辞职,父母会很伤心,那就是不孝,可是他又不想做不喜欢的工作,应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但凡做一件事,父母就会激烈反对的,大多都是“妈宝型”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你永远长不大,你永远没有能力自己做好一件事,你的所有想法都是幼稚而不切实际的;而那些从小就独立有主见,做事认真靠谱的孩子,父母一般很少干涉、反对,尤其是孩子特别有出息的那种,一般都是父母反过来听孩子的。
其次,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
《礼记》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简单地说,大孝就是你的品德和成就出众,使父母能够受到其他人的尊敬;其次就是你的言行不会使你父母受到其他人的诟病;奉养父母已经是孝道里最下面一层了。
真正的孝道里从来没有强调过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也没有赋予父母这种权利,那不过是后人的添加与曲解。
太多父母把孝道妖魔化,当成控制孩子自由意志和人生的利器,也有太多子女误解孝道,认为孝顺就必须事事听从父母,最后人人痛苦。
对待父母,我们应该孝而不顺,尊重父母的选择,尊重父母的生活,在他们年老时,能够照顾奉养,但绝对不包括把自己的人生选择权一并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