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绝对的快乐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人生的潇洒在于“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不谙世事,也不想谙世事,也不愿尘世来打扰;世界离我很近却很远。忘记了时光的消逝、不知时代变迁,心里装的东西很少、特别是打扰自己心情的,沉醉在自我的世界中,似乎这个世界只有自己。不需要别人来评判,也不在乎别人的评判,自己做的就是标准,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做派。这给人仙风道骨,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感觉。或许抚古琴、把棋子、听松涛、伴明月、享清风、任长啸、信涂鸦、驾牛车、饮浊酒、眠袒胸,天当房子地当床,忘记老之将至,何等的恣肆汪洋,潇洒而快意!
但这样的生活,向往的人多,能够真正做到的,或许是凤毛麟角。这就像男人都想娶个风情万种的绝色佳人,想的人多,做到的很少。生命不一定都给人这样的“不亦快哉”的生活,不一定都能让人潇洒、惬意、舒心,毕竟人能进入这样化境的不多。国家的兴亡、世事的沧桑、生命的艰难,总是投射到人们的心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来。
人不可能没有时代的烙印。在历史的大潮中,在时代的巨浪里,人只能“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被时代所裹挟,愉快或不愉快地蹒跚前行。安史之乱时,杜甫的心伤了、泪流了、身累了,由盛世到战乱、由任性游玩到狼狈逃亡,让这个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气淳”这样济世理想的人,禁不住发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哀叹,看到美好的事物,那美丽的鸟,那烂漫的花,不再陶醉其中,心旷神怡。想到遭此兵燹,一派破败,国破家散,而是更伤心、更落寞;虽然写的是乐景,但抒的是哀情。年龄半百,遭此天上地下的变迁,总是会感一番时事、叹几声流离、流几滴老泪、饮一杯浊酒的。可见,如果不是超人,甚至于庄子这样“齐物”者,或许都摆脱不了时代的影响,时代的烙印总会或深或浅地印在人们、特别是敏感的文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