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的诗句,看破红尘的名言警句(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17、万里不惜死,朝得成功——唐·高适
18、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李白《短歌行》
19、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20、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21、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22、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3、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24、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25、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26、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27、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28、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咏云》 29、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3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蔡锷集·序及按语》 31、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32、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 33、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34、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宋·惠洪 35、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庄子 36、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37、欲寡则心自诚。
——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38、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39、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 40、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41、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42、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43、坚志者,功名之枉也——晋·葛洪 44、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3、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24、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25、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26、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27、贪欲之人,无有厌足。弘一大师。——《修行法语》 28、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咏云》 29、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3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蔡锷集·序及按语》 31、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32、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 33、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34、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宋·惠洪 35、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庄子 36、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37、欲寡则心自诚。
——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38、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39、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 40、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41、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 42、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43、坚志者,功名之枉也——晋·葛洪 44、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