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警句(3)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老子》第三十三章
44、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7、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9、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5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51、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诚 信 52、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3、轻诺必寡信。——《老子》 5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7、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6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改 过 6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6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64、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65、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 6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67、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68、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 69、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7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7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屈原《离骚》 51、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诚 信 52、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3、轻诺必寡信。——《老子》 5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7、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6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改 过 6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6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64、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65、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 6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67、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68、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 69、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7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7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