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佛家经典禅语,佛家经典语录大全(3)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34、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5、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36、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37、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藐三菩提。   38、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39、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40、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41、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42、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43、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44、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佛家经典禅语,佛家经典语录大全


  45、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46、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47、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lun,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及微尘数佛。   48、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49、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   50、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51、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52、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53、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5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5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5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58、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59、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60、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61、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家经典禅语,佛家经典语录大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