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毕业生的失业生活(4)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被朋友逼急了,他就声称自己因为对物流行业兴趣不大而辞了这份工作。
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每况愈下。曹峰所在的年级,两个新闻班100多名毕业生中,考上或保送读研的有 20多人,另有二三十人继续复习考研,参加工作的同学中有10多个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就职,10多个幸运儿到了比较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上班,剩下的多在不太稳定的纸面媒体或网站或广告公司上班。像曹峰一样长久以来没有固定工作的,班上还有另外一个男同学,不久前“屈从爸妈的意见回家谋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曹峰一不留神,便随着去年“滞留”的75万名大学生待业青年与今年新毕业的413万大学生共同参与竞争。调查显示,截至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 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其中,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1.58%的学生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就连“村官”这个在去年还少有人问津的陌生事物在今年俨然成为广大本科毕业生的“香饽饽”。
今年上半年,回到北京的曹峰一直借住在大学里低他一届的男生宿舍里。在这个六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环境中,有种情绪笼罩着曹峰和师弟们:当大家都处于失业状态时,情绪还都平稳;在他找到工作后就开始看不惯师弟们庸懒的状态了,仿佛工作着就有一种优越感,没工作的人是可耻的;看到他工作,嫉妒的情绪也让师弟们着急地找工作,他一辞职,师弟们就又懒得投简历了。“这就是人在群体中的从众心理吧。如果看到身边还有好多同样境遇的人,虽然也会互相鼓励去好好找工作,有时也互相‘怂恿’破罐子破摔,回家隐居得了,这种相互影响着往下拖的副作用还不小。”
在今年的毕业生调查中,大学生仍然“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大学生竞争一个不起眼的工作岗位,这种现象在大城市已屡见不鲜,上海、北京和广州仍然成为今年应届毕业生最愿意工作的地区。
如今,像曹峰一样毕业了还赖在母校附近的漂泊一族、本科毕业在城市就不了业转而考研的“拼搏”一族、以低工资甚至零工资实现城市就业的“奉献”一族、“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的“舍得”一族……无一幸免地被称为“城市依赖症”患者。
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每况愈下。曹峰所在的年级,两个新闻班100多名毕业生中,考上或保送读研的有 20多人,另有二三十人继续复习考研,参加工作的同学中有10多个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就职,10多个幸运儿到了比较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上班,剩下的多在不太稳定的纸面媒体或网站或广告公司上班。像曹峰一样长久以来没有固定工作的,班上还有另外一个男同学,不久前“屈从爸妈的意见回家谋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曹峰一不留神,便随着去年“滞留”的75万名大学生待业青年与今年新毕业的413万大学生共同参与竞争。调查显示,截至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 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其中,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1.58%的学生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就连“村官”这个在去年还少有人问津的陌生事物在今年俨然成为广大本科毕业生的“香饽饽”。
今年上半年,回到北京的曹峰一直借住在大学里低他一届的男生宿舍里。在这个六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环境中,有种情绪笼罩着曹峰和师弟们:当大家都处于失业状态时,情绪还都平稳;在他找到工作后就开始看不惯师弟们庸懒的状态了,仿佛工作着就有一种优越感,没工作的人是可耻的;看到他工作,嫉妒的情绪也让师弟们着急地找工作,他一辞职,师弟们就又懒得投简历了。“这就是人在群体中的从众心理吧。如果看到身边还有好多同样境遇的人,虽然也会互相鼓励去好好找工作,有时也互相‘怂恿’破罐子破摔,回家隐居得了,这种相互影响着往下拖的副作用还不小。”
在今年的毕业生调查中,大学生仍然“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大学生竞争一个不起眼的工作岗位,这种现象在大城市已屡见不鲜,上海、北京和广州仍然成为今年应届毕业生最愿意工作的地区。
如今,像曹峰一样毕业了还赖在母校附近的漂泊一族、本科毕业在城市就不了业转而考研的“拼搏”一族、以低工资甚至零工资实现城市就业的“奉献”一族、“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的“舍得”一族……无一幸免地被称为“城市依赖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