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可怜大学生应聘被忽悠(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目击:马路招聘“生意”不错
2月21日,记者在中国沈阳人才市场看到,前来找工作的毕业生人头攒动。在人才市场外,同样聚集着一些人,有的手里拿着写着“招聘”字样的纸牌,看到学生模样的人,就主动上前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单位如何如何。记者看到,不少毕业生模样的人向这些“招聘”者咨询。
中国沈阳人才市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孟庆伟说,重新修订后实施的《沈阳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中明令禁止用人单位擅自占用街道两侧、广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及其他未经批准的公共场地从事人才招聘活动,主要是为了保护求职者的利益,维护公共场所秩序。个别用人单位为了图省事或者“巧使唤人”选择“马路招聘”,而不去正规的人才招聘场所招聘,有的“马路招聘”既不能提供营业执照,又不能跟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使求职者的利益无法保障。
提醒:求职先看证照再看合同
毕业生初涉职场,找工作心切,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正当权益?市人事局毕业办主任韩宏兴提示,要到正规的招聘场所去求职,凡是正规的招聘单位,都有营业执照,一经录用都要和应聘者签订《劳动合同》、上社会保险,不会扣押毕业生的有关证件,更不会收取任何抵押金。(记者李海英)

可怜大学生应聘被忽悠


求职提示
群发简历多数石沉大海
眼看到了求职旺季,初来乍到的求职者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2月21日,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专家为你解疑。
应届大学毕业生小吕从农历正月初七到现在已经在网上投了50多份简历,可是大多石沉大海,只收到两份面试通知。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交流部张部长介绍,这种“群发”简历并不可取。求职者在投递简历时首先要了解企业需求,针对岗位需求来调整简历内容,特别是在网上投简历时,内容过杂的简历不仅没有特色,吸引不了录用单位的眼球,也显现不出个人特点。
在应聘中,很多求职者总是“低三下四”,生怕问多了会招来反感;但也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过分“包装”自我。应以诚信的态度与企业沟通,提供真实信息,但可以适当使用求职技巧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