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获得诺贝尔奖的战犯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获得诺贝尔奖的战犯


将诺贝尔奖授予一个战犯,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但瑞典皇家科学院还是这样做了。 1918年12月,他们宣布当年的化学奖获得者是德国人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他同时也是一战中德国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 此时距离战争结束仅1个月,哈伯则刚被战胜国列入战犯名单。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把整个科学界炸得沸沸扬扬。来自英法两国的科学家尤其激愤,在他们眼里,哈伯是个彻头彻尾的战争魔鬼。 瑞典皇家科学院更看重科学本身,他们认为哈伯获奖当之无愧。理由是他在9年前发明的工业化合成氨法,“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在时人眼里,哈伯就像一个可能“解救世界粮食危机”的科学天使。 然而,在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后。他只能躲在瑞士的乡下。哈伯很清楚在过去的几年里,自己在战场上犯下了怎样的罪行。
1914年,一战爆发,民族沙文主义激起的盲目爱国热情,冲昏了威廉物理化学及电化学研究所所长哈伯的头脑。他把自己的实验室变成了为战争服务的军事机构,并担任德国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 这个46岁的科学家,不仅专门为部队派遣科研人员,还亲临前线选定氯气部队的驻扎地点。 第二年在哈伯的建议下,德军首次在战场上使用毒气,并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不过,当毒气战计划传达给德军师级指挥官时,遭到了所有指挥官的拒绝。只有部队被围困在伊普雷城的阿尔布雷希特公爵予以支持。3个多月后,“毒气战”在伊普雷战役中正式诞生,造成英法联军约15000人中毒,并带走了5000多人的性命。 不过。这场毒气战最终并没有给德国人带来胜利,却让哈伯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哈伯的妻子克拉克也是化学博士,很清楚毒气的危害。当她恳求丈夫放弃这种惨无人道的武器时,丈夫不仅咒骂她,还声称毒气是“尽快结束战争的人道武器”。

获得诺贝尔奖的战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