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别离相遇,都有存在的意义(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恋爱时候,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会让心过敏,泪腺说不出的发达,我们总是在跟朋友说思念的心痛,一路走来的艰辛,到了真的成为陌路人,曾经快乐美好的每一天都渐渐浮现,原来,爱他是那么幸福......似乎,快乐总是存在回忆里,而当下全是痛苦,然而,并不是这样的,这种感觉只是因为我们更多关注了当下的感受,而忽略了事情本身的快乐! 成长的压力,职场的磨砺,感情的悲欢离合,生命中不论遇见与失去,都别慌,他们都有存在的意义,都将教会你很多,很多。 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种积累 《精进》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珍妮·苏克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传奇,她是一位韩裔美国人,6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从小喜欢音乐、舞蹈和文学,小学时候接受常规教育外,还进入美国顶尖的芭蕾舞学校接受训练,一直15岁因父母怕耽误学业而被迫终止舞蹈训练,苏克成为芭蕾舞演员的梦想就此破灭。 本科时她就读于耶鲁大学,在此期间进一步发展了对文学的兴趣,毕业时苏克拿到马歇尔奖学金赴牛津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不过文学研究的经历让她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领域,转而对法学产生兴趣,于是进入哈佛学院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给两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做过助理,后回到哈佛学院成为助教教授,2010年,37岁的苏克成为哈佛法学院首位获得终身教职的亚裔女性。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梦想破灭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甚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信念;
珍妮·苏克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传奇,她是一位韩裔美国人,6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从小喜欢音乐、舞蹈和文学,小学时候接受常规教育外,还进入美国顶尖的芭蕾舞学校接受训练,一直15岁因父母怕耽误学业而被迫终止舞蹈训练,苏克成为芭蕾舞演员的梦想就此破灭。 本科时她就读于耶鲁大学,在此期间进一步发展了对文学的兴趣,毕业时苏克拿到马歇尔奖学金赴牛津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不过文学研究的经历让她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领域,转而对法学产生兴趣,于是进入哈佛学院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曾给两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做过助理,后回到哈佛学院成为助教教授,2010年,37岁的苏克成为哈佛法学院首位获得终身教职的亚裔女性。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梦想破灭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甚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