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痴缠一生,与“俄罗斯良心”的爱恨(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索莫夫是一位大学高级讲师,他从第一眼看见娜塔莉娅就深深着迷。看着索莫夫狂热的眼神,娜塔莉娅迷乱了。 1945年,战争结束,索尔仁尼琴还没来得及面对妻子的背叛,就被抓进了监狱。因为他给大学时的朋友维特克维奇写了一封信,谈论战争与政治,甚至拿斯大林和列宁开玩笑。这封“反苏”的信被军事反间谍部门截获,索尔仁尼琴被判入狱八年,维特克维奇入狱十年。 索尔仁尼琴被关进政治集中营,这是后来被他称为“古拉格群岛”的地方。牢房不足两平米,一个人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与白蚁、蟑螂、壁虎、蜘蛛为伴。白天还需要从事沉重的体力劳动——挖土、搬木头、做苦力。这些困境并没让他放弃自己,相反他观察牢房里的生活,为以后的作品积累了丰富素材。 但他内心很苦闷,因为妻子很少来看他。
当时娜塔莉娅考上了莫斯科大学,两地相距不远,他们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最后,索尔仁尼琴收到一封要求离婚的信,泪水淌过他倔强的脸庞,他的天空灰暗浑浊。 1953年,索尔仁尼琴服刑期满,当局决定把他流放到哈萨克斯坦南部一个荒漠小镇,在那里当中学物理老师。 一个月后,斯大林逝世,苏维埃的天空弥漫着肃杀、清冷的气氛。长期过度劳动、心情抑郁让索尔仁尼琴垮了,这年年底,他被诊断得了癌症,且已到晚期。医生预测他最多只能活三个星期。他的生命跌到谷底——母亲去世,妻子改嫁,自己身患绝症。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坐牢时写下的书稿,他希望书稿不会随着自己去世而湮灭。 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就是娜塔莉娅,他写了一封恳求的信,希望她能来见自己最后一面,并将书稿带走。信发走之后,他每天看着窗外,却始终没见到她的倩影。

痴缠一生,与“俄罗斯良心”的爱恨


他的心冰冷彻骨。 次年年初,索尔仁尼琴获准前往塔什干。最后的时光,只有对真理的追求伴随着他。这个天才忍着巨痛,用打字机不停地敲打着文稿,之后,又把稿纸卷成小纸筒,装进香槟酒瓶,埋在菜园中。也许是上天垂怜,不忍天才过早陨落,他经过治疗居然奇迹般痊愈了。 爱情就像一个美妙的肥皂泡 此时,赫鲁晓夫上台,检讨之前的错误路线。1956年,索尔仁尼琴获释,一无所有的他决心用余生写作,奉献给自己的民族与国家,但他内心有个最深的伤痛——那就是前妻的背叛与绝情。 两个曾经的爱人在一个朋友家见面了。他打算把在集中营写的一首诗送给她,当做感情的最后诀别。他们的定情从诗歌开始,也以诗歌结束吧。 娜塔莉娅穿着一身黑色礼服,身上有了少妇的风韵,而索尔仁尼琴在战火与牢狱的洗礼中变得沧桑、成熟。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爱情之火又被点燃,尤其是娜塔莉娅,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见面后,娜塔莉娅背着丈夫,给索尔仁尼琴写了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情书,回忆美好的岁月,请他原谅自己。她再次扮演了背叛者的角色,历史开了一个多么奇妙的玩笑。 孤独的索尔仁尼琴被娜塔丽莎的痴情、忏悔打动了。他们瞒着索莫夫悄悄约会。随后,娜塔丽莎跪在索莫夫面前,祈求他放手。 再次生活在一起,两人都很开心满足。索尔仁尼琴到了梁赞市,在当地做物理老师,娜塔莉娅辞去工作,断绝了和以前朋友的来往,一心在家支持丈夫的创作。 1961年,索尔仁尼琴把全心创作的手稿《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投到了《新世界》杂志编辑特瓦多夫斯基手里。特瓦多夫斯基是苏共政治局委员,他将手稿转到了赫鲁晓夫的案头。赫鲁晓夫被这部作品震撼了,下令公开发表。作品在1962年10月面世,震惊了苏联,以至于有人对索尔仁尼琴说:“世界上有三颗原子弹,肯尼迪有一个,赫鲁晓夫有一个,你有一个。

痴缠一生,与“俄罗斯良心”的爱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