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与博士后的离婚争子之战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从相爱到分居,从争吵到家庭暴力,本已不是什么稀罕事。然而,当事双方是高学历的“象牙塔尖上”的人物,他们对于恋爱、婚姻、家庭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和家庭的矛盾的态度和举动,倒是颇引人关注的。 诚如男女主人公在此文结尾处所言:这是个人的事,不希望被公众高度关注。但探究两个智力出众人士在婚姻情感上从热烈到冷淡到法庭相向的变化过程,其无奈与惋惜无疑更加深重,其过程也更令人深思,而其异于常人的对法律的熟稔程度令人感叹。 考虑到当事人的意见和感受,为了他们今后平静的生活,本文中对两位主人公的个人信息做了保护性处理。 很多人曾很羡慕我们 陈清与高蔷都毕业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同时研修经济学专业,师从同一位博导,目前一个是博土后,一个是博士。 陈清今年41岁,比高蔷大11岁。他现在北京某学术机构的经济研究所任职,是副高职称的科研人员。
1996年10月,在大学校园里,陈清与高蔷相识恋爱了,他们的爱情与学业相伴生长。校园的生活纯净而清贫,他们的爱情甜美而热烈。陈清给高蔷写过很多诗,那些文字是他们恋情的证言,“我一直非常爱她”。此时,陈清已过而立之年。 1997年4月,在陈清读博期间,这对同学恋人在上海登记结婚,新房就是陈清在博土楼的一间宿舍。陈清在后来写道:“很多人都很羡慕我们的家庭”,校园的路记载着他们爱的痕迹。这时,课程、论文、毕业后找工作,这一系列的课题几乎占据了他们的生活。 2001年,高蔷在读博期间怀孕了,在妊娠反应期,陈清把她接回老家修养了一两个月。临产前,陈清还把母亲从老家接到身边照顾妻子,帮她洗衣服、做饭,陪她散步。2002年4月,陈清40岁时,儿子出生了。 高蔷当时正面临博土毕业,产后休息了3个多月,便将自己关在书房,一边准备考托福、GRE、GMAT,准备出国,一边还要修博土生的课程,完成十几万字的博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