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领导代他领来结婚证之后……(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年幼的张志鸿哪里知道这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内心越来越排斥这段包办婚姻。 20岁那年,他终于鼓起勇气对父亲提出了抗议:“我想退婚。”“……你说什么?”张康年似乎不相信儿子会提出这样的请求,沉声问道。“我要退婚。我对王如燕没有感情。”看着面前一脸疑惑的父亲,张志鸿重复着这句在心里徘徊已久的话。 “绝对不可以!”张康年斩钉截铁地拒绝了,“为了这门亲事,我已经将家里全部的积蓄给王家做聘礼了。”张康年口中的全部积蓄,我估计可能也就几十块,至多也就几百块,但在当时的山西农村,人们的经济能力不过就这些了。 也许是父亲为了这门亲事付出了囊中所有;也许是父亲与王家父母之间的关系甚笃;也许是父亲坚信自己的眼力,自认为对此事有着当之无愧的权利。
就这样,张志鸿第一次的退婚请求,刚开口就被断然否决了。 1977年,张志鸿应征入伍来到上海,被安排当了驾驶员。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由于刻苦钻研技术,每次运输任务他都能够安全顺利的完成,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信任。 在新的岗位上,张志鸿满怀希望地扯起了人生的风帆,希望凭着自己的干劲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可与此同时,家乡那头恼人的“婚事”又让他觉得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父亲三番五次地来电话催促他回家完婚。这自然是他不情愿的,但他不知该如何再次提出“退婚”,这时他想到了请教领导。 这天夜里,他悄悄地来到领导的房间。 一听说他是要与农村的女朋友“不谈”,领导顿时警觉起来:“什么理由?” 什么理由?张志鸿当然谈不出具体内容。

领导代他领来结婚证之后……


回想两人之间,入伍前见面的时间很少,见了面也不说话。入伍后更是没有“鸿雁传书”。两个彼此陌生的人,没有交谈,当然也没有争吵。 “我们没有感情。”张志鸿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事实上让他沉郁不扬的也只有这么一句话。 “不行!‘没感情’算什么理由?人家又不是有问题,也不是犯错误了。”领导摇了摇头,看着张志鸿一副不甘愿的样子,便又恳切地说:“小张,婚姻问题可要慎重处理。千万不要让人家说你地位变了,来到这里,就弃土求洋啊!这会影响你政治上的进步的。”这番关心是肺腑之言。 在当年,有句顺口溜叫做“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一心要求上进的张志鸿,在可怕的“坏名声”前,在领导苦口婆心的规劝前,却步了。
纵然心中有多少困惑,他的第两次“退婚”,也还是无可奈何的不了了之。 结婚证还是领导代他领的 三年后,张志鸿表现出色,被提拔为运输连副连长。这三年里,按理说张志鸿应该也曾经回家乡探亲过,也可以把婚事办了,但他却迟迟没有。 儿子提干的消息传到了山西家中,张康年高兴得几宿睡不着觉,想抱孙子的念头也油然而生。那么多年来,儿子对“媳妇”的“意思不大”,他是看在眼里的。然而,一个二十五岁的小伙子,会不想婚姻大事?会不想男女感情?他不信。张康年决定等,等儿子开窍。 又按捺了一年,张志鸿依然用沉默表示着对这门亲事的抗议。张康年有些急了,他连夜奋笔疾书写了一封信,决定以动制静,对“儿媳”暗授机宜。 翌日,他把王如燕叫来家中,郑重其事地把信交给她,“燕儿,我在心里早已经把你当成张家儿媳了,现在就差一个仪式。

领导代他领来结婚证之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