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板戒毒瘾相夫教子收废品(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儿子现在已经很懂事了,他说:“妈妈,不偷不抢不坍台!”张美娣听了之后泪水直流。 很多人戒毒以后,出来又要去吸了,那是因为没有温暖。而现在,张美娣的丈夫对她悉心照料,儿子又很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她说什么也不能再辜负家里人对她的期望了。尽管现在也有“发家”(管毒品发货的卖家)知道她以前吸过毒,又想来做她的生意,把毒品放在她面前。她知道只要吸一口,身体的不舒服马上就会消失,但她坚决地说:“我这辈子一口也不会碰了!” 因为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了安定的可贵,为了丈夫和儿子,她绝对不会再走回头路了。 而最初,张美娣又是怎么踏上吸毒这条路的呢? 白手起家的女老板 张美娣是79届的初中毕业生,毕业后成了一名挡车工。
1985年,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黄伟。黄伟是远洋公司的船员,条件殷实。当时不少女性在嫁了船员后都辞职回家做家庭主妇。张美娣又因为工作时扭伤了腰,落下了病根,所以也干脆向厂里提出辞职了。两年后他们生了个儿子,小日子过得不错。 1988年春天,丈夫的一个朋友到他们家玩。那个朋友在十六铺码头客管处工作,他见到美娣在家只是带带孩子,平时也闲得发慌,就问她:“你现在身体好点了吗?开开车什么的行不行?”张美娣说:“当然可以啦。”那个朋友说:“那你不如买一辆车子,到十六铺这边来代客运货。这个生意在我们这里很赚的。”张美娣本来就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听他这么一说,正合心意。于是,晚上她就和丈夫商量,去买一辆卡车跑货运。 一辆卡车大约需要3万块钱,他们开始筹钱。
黄伟是做船员的,收入挺高,所以家里有不少积蓄。再东拼西凑,问亲戚朋友借了点钱,买了一辆2吨卡车。张美娣开始了货运生涯。 张美娣是一个很能吃苦的人,每天一大早就开着她那辆卡车,跑去十六铺码头等生意。替人送一车水果去南汇,来回一趟一百多元。生意好的时候可以跑上两三趟,一天下来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张美娣跑了两年货运。有一天,在码头等生意的时候,一个一起跑生意的朋友说道:“现在做羊毛衫生意,比我们这样还要赚钱。我们虽然钱也能赚得不少,但跟他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那个兄弟在武汉,他说那里货比较多。” 张美娣是个急性子,也不跟丈夫商量,抛下丈夫和儿子,就跑去武汉做生意了。她事后回想起来说:“虽然我是个女流,但是我的性子比谁都急,脾气比谁都倔,我要是想去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
” 凭着张美娣敢说敢闯的个性,她的确在这一行里闯出了名堂。她的生意越做越大,每个月在她手上流动的资金越来越多。回忆起那个时候,她说,“不像现在收废品,几毛钱都觉得来之不易;那时好像钱来得太容易了,人就不太懂得去珍惜。”当时有人向她借钱周转,她想都不想就借给人家了,结果直到现在家里还有16万的收不回来的借条。 但,相对于她后来染上的毒瘾,这区区16万又算得了什么? 一不小心染上毒瘾 张美娣应该算是上海“第一批吸毒的人”,由于一直在外地奔波,张美娣腰伤又犯了,而且可能是因为操劳过度,还头疼。每次到头疼的时候,她就会特别烦躁,几乎不能思考。她试过很多药,但都没有效果。 在武汉,跟张美娣有生意来往的一些朋友,手上都有几个钱,其中有些人是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的。
1985年,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黄伟。黄伟是远洋公司的船员,条件殷实。当时不少女性在嫁了船员后都辞职回家做家庭主妇。张美娣又因为工作时扭伤了腰,落下了病根,所以也干脆向厂里提出辞职了。两年后他们生了个儿子,小日子过得不错。 1988年春天,丈夫的一个朋友到他们家玩。那个朋友在十六铺码头客管处工作,他见到美娣在家只是带带孩子,平时也闲得发慌,就问她:“你现在身体好点了吗?开开车什么的行不行?”张美娣说:“当然可以啦。”那个朋友说:“那你不如买一辆车子,到十六铺这边来代客运货。这个生意在我们这里很赚的。”张美娣本来就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听他这么一说,正合心意。于是,晚上她就和丈夫商量,去买一辆卡车跑货运。 一辆卡车大约需要3万块钱,他们开始筹钱。
黄伟是做船员的,收入挺高,所以家里有不少积蓄。再东拼西凑,问亲戚朋友借了点钱,买了一辆2吨卡车。张美娣开始了货运生涯。 张美娣是一个很能吃苦的人,每天一大早就开着她那辆卡车,跑去十六铺码头等生意。替人送一车水果去南汇,来回一趟一百多元。生意好的时候可以跑上两三趟,一天下来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张美娣跑了两年货运。有一天,在码头等生意的时候,一个一起跑生意的朋友说道:“现在做羊毛衫生意,比我们这样还要赚钱。我们虽然钱也能赚得不少,但跟他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那个兄弟在武汉,他说那里货比较多。” 张美娣是个急性子,也不跟丈夫商量,抛下丈夫和儿子,就跑去武汉做生意了。她事后回想起来说:“虽然我是个女流,但是我的性子比谁都急,脾气比谁都倔,我要是想去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
” 凭着张美娣敢说敢闯的个性,她的确在这一行里闯出了名堂。她的生意越做越大,每个月在她手上流动的资金越来越多。回忆起那个时候,她说,“不像现在收废品,几毛钱都觉得来之不易;那时好像钱来得太容易了,人就不太懂得去珍惜。”当时有人向她借钱周转,她想都不想就借给人家了,结果直到现在家里还有16万的收不回来的借条。 但,相对于她后来染上的毒瘾,这区区16万又算得了什么? 一不小心染上毒瘾 张美娣应该算是上海“第一批吸毒的人”,由于一直在外地奔波,张美娣腰伤又犯了,而且可能是因为操劳过度,还头疼。每次到头疼的时候,她就会特别烦躁,几乎不能思考。她试过很多药,但都没有效果。 在武汉,跟张美娣有生意来往的一些朋友,手上都有几个钱,其中有些人是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