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癌症妻子的手将要从残疾翻译家身上滑落时……(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13年的相守相伴,吴恩娇每天从起床的那一刻起,就重复着家里所有繁重的家务、操持打理丈夫的一切。张可平是个高位截瘫的病人,吴恩娇也是因小儿麻痹症而腿脚不便的残疾人,普通的生活起居在他们面前都是难上千百倍的难题,就拿起床这样的事儿来说,由于张可平肌肉无力,这个普通人只要1分多钟就能完成的动作,他们俩就必须分解成几十个动作,花上半个小时:先由吴恩娇起床撑好拐杖,再把张可平的手挂在自己的脖子上,用全身的力气抱着丈夫直起上半身。张克平没有支撑物就会朝后倒,所以妻子还特意做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个靠垫帮他固定,再摆正位置,抱起丈夫的腿…… 如今,妻子已经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无巨细都要商量着做,现在连找个电视机遥控器,张可平都依赖着妻子,没有她自己该怎么生活?他曾经感谢上天,在历经磨难后终于等到了她这样一个知音、一个天使,但为何上天要如此残忍,让本就难得的幸福戛然而止?
回想起来,张可平觉得万分自责,在妻子照顾自己的13年里,他总是如此的依赖妻子,可为什么没有发现,她每次间或出现的腰疼、腿脚酸,会是癌症的前兆? 这场大病,让吴恩娇原本娇小的身躯变得更加消瘦,每周一次的验血和每两周一次的肝肾检查,使得她的左手静脉血管已经无法再扎针,只能在右手上一直插着针管,原本浓密的头发也因化疗变得日渐稀少,张可平看在眼里,心如刀绞。 妻,我不能离开你 为了让吴恩娇接受全面的治疗,今年年初,这对患难夫妻不得不忍受暂时的分离,张可平住进了福利院,吴恩娇则在父母的陪同下去肿瘤医院住院治疗。可习惯了两个人互相依偎的生活,现在又面临着随时会降临的死别,又怎能忍受如此的生离? 在福利院里的张可平,一边还在完成今年电影节的翻译,一边挂念着住院的妻子。要知道,对于张可平这样高位截瘫的人来说,翻译一本书或一部电影,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儿:
由于双手肌肉萎缩,加上手部神经受到损伤,手指无法伸开,他只得将特制的手套套在右手大拇指上,再借助牙齿的力量,把手套绑在卷曲的四指上,手套上插着一枝笔,靠手腕的移动完成书写。一般翻译家花上一个星期不到就能完成的电影翻译,张可平需要花上10多天。 想起以往,每每有翻译的任务,吴恩娇总能在一旁做他的贤内助。张可平时常为了翻译文章废寝忘食,吴恩娇就在一旁静静地等,自己肚子饿了也要等他翻完才给他做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一起吃;每次为丈夫剪指甲,吴恩娇总是在修剪后细心打磨,怕指甲毛糙划伤丈夫的皮肤,她还抓着丈夫的手往自己的脸上磨确认不会弄伤皮肤才算修完;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床上工作的环境,她亲自动手“改装”了一个桌板,放上参考书、电脑和文件让丈夫伸手就可以摸到;张可平写完的书稿需要输入电脑,吴恩娇就当丈夫的打字员。
所以,13年来,小到买一支圆珠笔这样的琐事,大到书稿究竟怎么翻译来得通顺,张可平都会问吴恩娇意见。可现在,虽然福利院的照顾并不是不好,可是谁又能代替得了妻子对他的细心和关心呢? 人们常说失去时才知道珍贵,而这种分别让张可平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原来是如此离不开妻子,可是,挪动都困难的他连去医院探望都不可能,更不用说陪伴和照料妻子了。每每到了夜晚,他总是被自己的噩梦惊醒,发一身冷汗。醒来后,张可平常常想:“我是个多么不称职的丈夫,多没用!她要是走了,我该怎么活?”绝望的他甚至想到要跟妻子一起走,可他却发现,瘫痪的他竟然连自杀都做不到。 终于在今年6月初,术后出院的吴恩娇回家疗养,张可平也从福利院暂时请假回家,饱受相思之苦的二人又见到了面,吴恩娇的脸上失去了以往的神采,好像一下子老了10岁,而张可平也已经变得憔悴不堪,短短几十天瘦了10多斤。
回想起来,张可平觉得万分自责,在妻子照顾自己的13年里,他总是如此的依赖妻子,可为什么没有发现,她每次间或出现的腰疼、腿脚酸,会是癌症的前兆? 这场大病,让吴恩娇原本娇小的身躯变得更加消瘦,每周一次的验血和每两周一次的肝肾检查,使得她的左手静脉血管已经无法再扎针,只能在右手上一直插着针管,原本浓密的头发也因化疗变得日渐稀少,张可平看在眼里,心如刀绞。 妻,我不能离开你 为了让吴恩娇接受全面的治疗,今年年初,这对患难夫妻不得不忍受暂时的分离,张可平住进了福利院,吴恩娇则在父母的陪同下去肿瘤医院住院治疗。可习惯了两个人互相依偎的生活,现在又面临着随时会降临的死别,又怎能忍受如此的生离? 在福利院里的张可平,一边还在完成今年电影节的翻译,一边挂念着住院的妻子。要知道,对于张可平这样高位截瘫的人来说,翻译一本书或一部电影,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儿:
由于双手肌肉萎缩,加上手部神经受到损伤,手指无法伸开,他只得将特制的手套套在右手大拇指上,再借助牙齿的力量,把手套绑在卷曲的四指上,手套上插着一枝笔,靠手腕的移动完成书写。一般翻译家花上一个星期不到就能完成的电影翻译,张可平需要花上10多天。 想起以往,每每有翻译的任务,吴恩娇总能在一旁做他的贤内助。张可平时常为了翻译文章废寝忘食,吴恩娇就在一旁静静地等,自己肚子饿了也要等他翻完才给他做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一起吃;每次为丈夫剪指甲,吴恩娇总是在修剪后细心打磨,怕指甲毛糙划伤丈夫的皮肤,她还抓着丈夫的手往自己的脸上磨确认不会弄伤皮肤才算修完;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床上工作的环境,她亲自动手“改装”了一个桌板,放上参考书、电脑和文件让丈夫伸手就可以摸到;张可平写完的书稿需要输入电脑,吴恩娇就当丈夫的打字员。
所以,13年来,小到买一支圆珠笔这样的琐事,大到书稿究竟怎么翻译来得通顺,张可平都会问吴恩娇意见。可现在,虽然福利院的照顾并不是不好,可是谁又能代替得了妻子对他的细心和关心呢? 人们常说失去时才知道珍贵,而这种分别让张可平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原来是如此离不开妻子,可是,挪动都困难的他连去医院探望都不可能,更不用说陪伴和照料妻子了。每每到了夜晚,他总是被自己的噩梦惊醒,发一身冷汗。醒来后,张可平常常想:“我是个多么不称职的丈夫,多没用!她要是走了,我该怎么活?”绝望的他甚至想到要跟妻子一起走,可他却发现,瘫痪的他竟然连自杀都做不到。 终于在今年6月初,术后出院的吴恩娇回家疗养,张可平也从福利院暂时请假回家,饱受相思之苦的二人又见到了面,吴恩娇的脸上失去了以往的神采,好像一下子老了10岁,而张可平也已经变得憔悴不堪,短短几十天瘦了1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