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17、18――我的青春(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说它不是青春,因为缺少该有的活力,不管是奋斗该有的活力还是欢娱该有的活力都没有。那时的我除了一直以来戴着的破旧面具外就只剩下一具空壳了,17岁的虚无。但我没资格否认它是青春的一部分,它是我的青春,即使只单一的有着青春的迷惑。真是的,差点忘了,明明偶尔也有青春的悸动嘛,虽不如我所愿,但也是无法避免的。 17岁,因为厌恶,所以拒绝本该做却不愿做的事;17岁,因为固执,所以做着不该做却想做的事;17岁,走在迷雾之森,隐约朝着某个方向曲曲折折地移动着。 去年有写过一篇关于20班的毕业留言,确实是用真实的感情写的,今年却不再打算写了,这并不是因为我对34班没有感情,而是不愿在面临这种感受。那篇日志写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从害怕去看到现在完全不想看,渐渐拉大的陌生感让我不敢去回忆,再者,时间也模糊了记忆。
即使永远的201120存在记忆中,曾有过的感情却不会留下记忆。今年不会再单独写留言之类,就仅趁现在把34班的过往作为青春的一部分在此祭奠。那篇日志除了回忆就是激励了吧,现在我不想写这样的文字了。所谓励志,现在很多时候都被当做是笑话罢了。青春的确应该奋斗,但青春还应有另一种姿态,我想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我的青春。 校园类小说的男女主角大都是17岁,不过这类小说过于弱智,最多适合初中生看,我承认我初中就看,不过,我从初中开始就各类型书籍都看咯。从幼时接触童话寓言、从初一接触《童年》,对我的人生、选择、思考、性格意义重大。初中的我比起高中时尤其是高二这年反而更静得下心来阅读,所以初中三年看过很多有意义的书。高二这年整个16岁看的书是最多的也是最没有价值的,以至于完全不记得看过些什么了,那真是疯狂挥洒青春的一年。
17岁开始想摆脱16岁这年的疯狂,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摆脱,但却接触到了很有意义的两本书(同是胡塞尼所写)《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在此,我不想对这两部小说做任何评价,但我希望看过这两部书或是想要去看的能够得到些许感悟。不得不说,耽美类小说也是17这年接触到的,起因兴许是火影和暹罗之恋。提到火影,不得不说,我最初真的只是以为佐助和鸣人之间是纯洁的友情,没想到其实他们一直都是纯洁的基情,从此我追火影的路途又多了一个坚强的理由。书的意义,不喜欢看的人大概会有这种映像:不现实、脱离社会、虚幻,但不是这样的,很多书把社会揭露的太血腥,很多书比现实更加残酷。 谁的青春没有爱情、明恋、暗恋呢?在我的周围有把爱情看得重于生命的人,有对爱情不屑一顾的人,有在爱情内外徘徊的人。在这个容易冲动的青春期,爱与恨被我们演绎得太过轻易。
在我的周遭有很多各式各样恋情,有的爱的炽热,成为整个学校的传奇;有的爱的执着,对所爱之人死缠烂打;有的爱的彷徨,不敢轻易言爱,将悸动深埋于心;而有的只是因为寂寞,把恋爱当做一种潮流随波逐流;也有把爱恋贬值为填充欲望的容器,只为满足一时的感官享受;还有的只是凑合或者说是疗伤……不管是哪种,爱的最后总是要有人受伤的,不是自己就是他人。这就是青春,青春需要冲动,青春需要犯错,青春需要残酷。 18,高四——最终做出选择的一年。朋友说我是在浪费青春,确实这一年一点都不灿烂,说好听点是为未来奋斗,难听点就是蠢,嘛嘛,怎样的青春都是青春,青春需要偶尔犯傻。选择了高四,就选择了命中注定要遇见的一群人。高四结束后,你熟悉了的人就是你周围的人,你认识的人也就是你看到次数相对较多的人。
即使永远的201120存在记忆中,曾有过的感情却不会留下记忆。今年不会再单独写留言之类,就仅趁现在把34班的过往作为青春的一部分在此祭奠。那篇日志除了回忆就是激励了吧,现在我不想写这样的文字了。所谓励志,现在很多时候都被当做是笑话罢了。青春的确应该奋斗,但青春还应有另一种姿态,我想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我的青春。 校园类小说的男女主角大都是17岁,不过这类小说过于弱智,最多适合初中生看,我承认我初中就看,不过,我从初中开始就各类型书籍都看咯。从幼时接触童话寓言、从初一接触《童年》,对我的人生、选择、思考、性格意义重大。初中的我比起高中时尤其是高二这年反而更静得下心来阅读,所以初中三年看过很多有意义的书。高二这年整个16岁看的书是最多的也是最没有价值的,以至于完全不记得看过些什么了,那真是疯狂挥洒青春的一年。
17岁开始想摆脱16岁这年的疯狂,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摆脱,但却接触到了很有意义的两本书(同是胡塞尼所写)《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在此,我不想对这两部小说做任何评价,但我希望看过这两部书或是想要去看的能够得到些许感悟。不得不说,耽美类小说也是17这年接触到的,起因兴许是火影和暹罗之恋。提到火影,不得不说,我最初真的只是以为佐助和鸣人之间是纯洁的友情,没想到其实他们一直都是纯洁的基情,从此我追火影的路途又多了一个坚强的理由。书的意义,不喜欢看的人大概会有这种映像:不现实、脱离社会、虚幻,但不是这样的,很多书把社会揭露的太血腥,很多书比现实更加残酷。 谁的青春没有爱情、明恋、暗恋呢?在我的周围有把爱情看得重于生命的人,有对爱情不屑一顾的人,有在爱情内外徘徊的人。在这个容易冲动的青春期,爱与恨被我们演绎得太过轻易。
在我的周遭有很多各式各样恋情,有的爱的炽热,成为整个学校的传奇;有的爱的执着,对所爱之人死缠烂打;有的爱的彷徨,不敢轻易言爱,将悸动深埋于心;而有的只是因为寂寞,把恋爱当做一种潮流随波逐流;也有把爱恋贬值为填充欲望的容器,只为满足一时的感官享受;还有的只是凑合或者说是疗伤……不管是哪种,爱的最后总是要有人受伤的,不是自己就是他人。这就是青春,青春需要冲动,青春需要犯错,青春需要残酷。 18,高四——最终做出选择的一年。朋友说我是在浪费青春,确实这一年一点都不灿烂,说好听点是为未来奋斗,难听点就是蠢,嘛嘛,怎样的青春都是青春,青春需要偶尔犯傻。选择了高四,就选择了命中注定要遇见的一群人。高四结束后,你熟悉了的人就是你周围的人,你认识的人也就是你看到次数相对较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