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湖山总寂寥(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然后小曼便坐实了“祸水”的骂名。实在可笑。 由此,就连当时徐志摩的追悼会,小曼的公公也未允她参加。只得送去一副挽联。 联中末尾两句这样写道。上句:欲死未能因母老; 下句便是:遗文编就答君心。 由此,小曼便开始收集徐志摩的手稿诗文,编纂文集。只是当时许多手稿都在徐志摩朋友手中,其朋友大多本就不喜陆小曼,小曼收集文集时遇见的挫折可见一斑。 只是小曼不理会这些,一心一意的将徐志摩的诗文都收集了起来,本要放到商务书局印刷,后来日本兵入侵,书局迁移到香港,资料全部丢失,直到解放之后,小曼又重新开始收集资料。虽然最后徐志摩的文集虽然并未丢失,但直到她逝世,徐志摩文集也未能出版。可怜直到她去时,还念念不忘此事。 陆小曼到底是个敢爱敢恨的钟情女子。只是那个年代,却犹以陆小曼这种行为不耻。
尽管当时中国文人极力摆脱封建思想的枷锁,却还是口口声声说陆小曼不守妇道,实为淫妇,浪女。徐志摩与陆小曼同为家长包办婚姻,又一同离了婚,区别只是徐志摩当时已是独身,而陆小曼却还与王赓在一起。而她为了追求自己向往的幸福而如此,却遭一派口诛笔伐实属不该。更不论后来徐志摩和她若干朋友在徐志摩死后因此和她断了往来。 而且,陆小曼只是追求浪漫,富有情趣的生活。却不似如今的大部分女子纯粹的追名逐利。当时王赓也是官至少将。家境殷实。徐志摩虽然是有名的大诗人,却根本供不起陆小曼的开销。但纵是如此,多年之后,陆小曼还是觉得唯独深爱徐志摩。可见当时陆小曼选择与徐志摩在一起,并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天生多情。而是她这样一个向往丰富多彩生活的人,徐志摩就是她的天堂。 而便是这样一个女人,以至于后人多拿她来与林微因比较,认为林微因更适合做一个妻子,陆小曼只适合做一个情人。
这种想法大抵是看知陆小曼一生为了一个男人,不惜与自己的原配丈夫离婚,而后来又与另外一个已婚男人,翁端午同居一楼下。这样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子怎不引男人遐想? 只是那些人又怎知道,陆小曼不惜与原配离婚嫁与志摩,是因为她敢爱敢恨不受世事约束。而她与翁瑞午同居,更是她重情重义,问心无愧。试想她以编纂《志摩文集》为志,又对徐志摩念念不忘,以至于写出《哭摩》一篇酷似志摩文风的衷情之作,她又怎么会做出那些世人揣测的不苟之事?何况徐志摩生前,翁瑞午就已经住在同楼里。翁瑞午对陆小曼有情,而陆小曼也从未否定过对翁瑞午的感情。但她说她唯一爱的人却只有徐志摩。 志摩第一次见到陆小曼,为其终情的或许是其倾城的容貌,或许是想走出林微因的伤悲。但与陆小曼相交过后,却是深深被她敢爱敢恨,重情重义的性格所吸引。徐志摩由此才发现原来在自己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有这么一个女人可以不顾一切的陪自己去追求。
徐志摩和林微因也许称作郎才女貌,但他和陆小曼却胜似比翼连理,不可分割。 小曼终其一生,从未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护过。也从未为她做的决定而后悔,而世人如此看她。只是她走得太快,她从不回头看那些站在她身后的人是以何种目光待她。她前面若有她爱,她便不管身边荆棘、崎岖,何况身后众目睽睽?独留一身曼妙婀娜的丽影。 有人说林微因和陆小曼,一个主静,静如出水芙蓉,一个主动,动如树下牡丹。然而究其陆小曼一生,却是动中有静。动的是嬉笑游弋,万人爱慕。静的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然后她一笑而过,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自喜自悲,喜的是“误入藕花深处”。悲的却永远是“写到湖山总寂寥”。
尽管当时中国文人极力摆脱封建思想的枷锁,却还是口口声声说陆小曼不守妇道,实为淫妇,浪女。徐志摩与陆小曼同为家长包办婚姻,又一同离了婚,区别只是徐志摩当时已是独身,而陆小曼却还与王赓在一起。而她为了追求自己向往的幸福而如此,却遭一派口诛笔伐实属不该。更不论后来徐志摩和她若干朋友在徐志摩死后因此和她断了往来。 而且,陆小曼只是追求浪漫,富有情趣的生活。却不似如今的大部分女子纯粹的追名逐利。当时王赓也是官至少将。家境殷实。徐志摩虽然是有名的大诗人,却根本供不起陆小曼的开销。但纵是如此,多年之后,陆小曼还是觉得唯独深爱徐志摩。可见当时陆小曼选择与徐志摩在一起,并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天生多情。而是她这样一个向往丰富多彩生活的人,徐志摩就是她的天堂。 而便是这样一个女人,以至于后人多拿她来与林微因比较,认为林微因更适合做一个妻子,陆小曼只适合做一个情人。
这种想法大抵是看知陆小曼一生为了一个男人,不惜与自己的原配丈夫离婚,而后来又与另外一个已婚男人,翁端午同居一楼下。这样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子怎不引男人遐想? 只是那些人又怎知道,陆小曼不惜与原配离婚嫁与志摩,是因为她敢爱敢恨不受世事约束。而她与翁瑞午同居,更是她重情重义,问心无愧。试想她以编纂《志摩文集》为志,又对徐志摩念念不忘,以至于写出《哭摩》一篇酷似志摩文风的衷情之作,她又怎么会做出那些世人揣测的不苟之事?何况徐志摩生前,翁瑞午就已经住在同楼里。翁瑞午对陆小曼有情,而陆小曼也从未否定过对翁瑞午的感情。但她说她唯一爱的人却只有徐志摩。 志摩第一次见到陆小曼,为其终情的或许是其倾城的容貌,或许是想走出林微因的伤悲。但与陆小曼相交过后,却是深深被她敢爱敢恨,重情重义的性格所吸引。徐志摩由此才发现原来在自己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有这么一个女人可以不顾一切的陪自己去追求。
徐志摩和林微因也许称作郎才女貌,但他和陆小曼却胜似比翼连理,不可分割。 小曼终其一生,从未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护过。也从未为她做的决定而后悔,而世人如此看她。只是她走得太快,她从不回头看那些站在她身后的人是以何种目光待她。她前面若有她爱,她便不管身边荆棘、崎岖,何况身后众目睽睽?独留一身曼妙婀娜的丽影。 有人说林微因和陆小曼,一个主静,静如出水芙蓉,一个主动,动如树下牡丹。然而究其陆小曼一生,却是动中有静。动的是嬉笑游弋,万人爱慕。静的是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然后她一笑而过,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自喜自悲,喜的是“误入藕花深处”。悲的却永远是“写到湖山总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