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渡河史话(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我走进这座东正教尼古拉耶莆卡娅教堂,这是一座俄罗斯风格的教堂,高大的门被砖垒砌密封着,教堂为两层,据说高13米,占地面积306平方米。上矗立尖顶。窗户为拱形窗,檐上砌柱饰。教堂为石、砖、木结构,凸出部分为砌砖,其它部分为石砌。还有一些雕花饰构件,墙体为黄、红色调。建筑虽然陈旧,但依然优雅高贵。
对于这个百年建筑,虽历经沧桑,但它的主体依然那样的清晰,在它的身后隐藏着古老的文化。我从它身边走过,仔细的观察着它,我觉得在这个小镇里有了它,是对这个小镇的一个烘托,也是对小镇的文化一种启迪。为此我千方百计地寻找它的历史,寻找它的起源,终于有位朋友给我介绍了它。
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营运,部分俄罗斯人陆续迁入免渡河定居,东正教开始活动,俄罗斯移民与部分鄂伦春族极少数汉族同信东正教,洗礼后胸前佩戴十字架,终生不摘。尼古拉耶莆卡娅教堂始建于1911年,首任牧师亚历山大.古里亚耶夫,前后8任牧师,教堂有诵经者,杂役等人。当时牙克石地区有东正教徒8000多人,其中免渡河就有1100人。影响非常广泛。1945年的夏天苏联红军驱赶日本关东军实施了空袭,派6架轰炸机轮流在日本公东军驻地和免渡河车站附近,轰炸,东正教教堂不幸中弹,钟楼上的十字架被炸飞,塔楼破损严重。在此期间,尼古拉耶莆卡娅教堂被日本关东军作为发电厂、共事。1955年随着苏侨回国,教徒大减,于1960年关闭。
现在它幸存下来了,仍然在那里矗立。东正教尼古拉耶莆卡娅教堂走过来百年艰辛岁月,历经硝烟战火;历经狂风沙尘;历经难以抗拒的灾难。但它的建筑是那么的坚固、美观,让人们心中肃然起敬。也让人们浮想联翩,想到在这密林深处隐藏着一种西方的建筑,也有很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延续着。应该说铁路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传播者,有了铁路就有了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感人的、动人的历史。
内蒙古海拉尔护路道口监护管理办公室
邮编:02100000电话:0470---2224635
发表在2011年,《铁道护路联防》第八期
赞
对于这个百年建筑,虽历经沧桑,但它的主体依然那样的清晰,在它的身后隐藏着古老的文化。我从它身边走过,仔细的观察着它,我觉得在这个小镇里有了它,是对这个小镇的一个烘托,也是对小镇的文化一种启迪。为此我千方百计地寻找它的历史,寻找它的起源,终于有位朋友给我介绍了它。
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营运,部分俄罗斯人陆续迁入免渡河定居,东正教开始活动,俄罗斯移民与部分鄂伦春族极少数汉族同信东正教,洗礼后胸前佩戴十字架,终生不摘。尼古拉耶莆卡娅教堂始建于1911年,首任牧师亚历山大.古里亚耶夫,前后8任牧师,教堂有诵经者,杂役等人。当时牙克石地区有东正教徒8000多人,其中免渡河就有1100人。影响非常广泛。1945年的夏天苏联红军驱赶日本关东军实施了空袭,派6架轰炸机轮流在日本公东军驻地和免渡河车站附近,轰炸,东正教教堂不幸中弹,钟楼上的十字架被炸飞,塔楼破损严重。在此期间,尼古拉耶莆卡娅教堂被日本关东军作为发电厂、共事。1955年随着苏侨回国,教徒大减,于1960年关闭。
现在它幸存下来了,仍然在那里矗立。东正教尼古拉耶莆卡娅教堂走过来百年艰辛岁月,历经硝烟战火;历经狂风沙尘;历经难以抗拒的灾难。但它的建筑是那么的坚固、美观,让人们心中肃然起敬。也让人们浮想联翩,想到在这密林深处隐藏着一种西方的建筑,也有很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延续着。应该说铁路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传播者,有了铁路就有了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感人的、动人的历史。
内蒙古海拉尔护路道口监护管理办公室
邮编:02100000电话:0470---2224635
发表在2011年,《铁道护路联防》第八期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