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之上的妈妈,您过的好吗(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饿!所以自出生我就发育不良,常常一股风便吹的我把持不住跌倒,这不是吹。二哥还给我讲了他这样一个经历:舅舅从老家来看我们,临走大人领着2哥去火车站送她。火车开了,而且越开越快,离火车还有一段距离的2哥却鬼使神差般身不由己的朝飞驰的火车走去;就在这危机关头,他身后有人一把拎住了2哥的后脖领,等火车走后那人松了手。2哥到现在都记着这事。还有一次,几乎2天没吃饭的2哥已经奄奄一息,路过的人指着他说;这孩子恐怕活不成。当时场里食堂做饭的伙夫给了2哥一个大馒头,就在那人转回身的工夫,那馒头已被2哥和姐分吃了,转身之间的事,把那人还吓了一跳……孩子们挨饿,当妈的是最心疼的了。可在那个年月里,母亲也没有办法;父亲常年上山下乡不在家,每月里那点薪水就是一个人都吃不饱,何况是一家7口呢?
勤劳的母亲常常挎了篮子到地里挖野菜,有时候挖了直接就放嘴里吃掉了。小时候我也学着母亲的样,试着把野菜放嘴里嚼,可那苦涩的味道还是令我吐了出来,朝着妈妈哭着喊“饿”。直至今日,我还能认识许多野菜的名字:麦地里有面条菜、米蒿、毛妮菜、荠菜、蒲公英等,玉米地和红薯地里常会有野苋菜、马石菜(马齿苋)灰灰菜、狗儿秧等。这些在我小时候都是主粮,能吃上白面馒头那都是幻想,就算一个黑的比煤都白不了多少的黑窝窝头都是奢望了。印象中母亲吃野菜时都很香的样子,我家的面条必是菜比面多,满锅的野菜都看不到主粮,特别是那红薯叶子,看见就反胃,母亲却吃的很香……直到现在,我都不爱吃青菜。拉扯我们长大的,是母亲;没让我们饿死的,也是母亲……那年夏天,学校送来录取通知书,母亲高兴的逢人就讲,俺xx考上了,还多少多少分的,我在屋里听到母亲炫耀的样子,不知道心里有多别扭;
出来怪她:嚷嚷什么?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这时母亲像做错了事似的低头不语。其实母亲也上过学,娘家也挺厉害的。是守城的一个军长,刚解放那阵被枪毙了,母亲家多少也受到点牵连,读书似乎是种奢望。每天放学,母亲做完饭都会来看我写作业,眯着眼看我写的飞快,时常提醒我:“写慢点,别写错了”。我也都是不理她,不耐烦了还会冲她吼:别说话了中不中?可现在,我连吼的资格都没有了……我父母籍贯不是本地的,是父亲出来工作才来到遥远的河南西南,自从来到这个地方,十几年了母亲就从没回去过。一是不认识路,二是不识字也不敢出门,就连怎么坐车都不会,出了门连东西南北都不分,所以母亲从不出远门。就连我们那个小镇,有很多地方她都没有去过。她所熟悉的,就是从家到地里的路;从地里到回家的路……随着母亲年纪越来越大,她就越发思念老家的亲人。
时常一个人呆呆的看着地,有时候会长叹一声,我问母亲:叹什么气呀?母亲两眼含泪:不知道你姥姥怎么样了?10几年没回去了!有一段时间,母亲常常叨念姥姥,说梦里看见姥姥了,无亲无靠的一个人流浪。说着说着就哭了。我们知道,母亲是想亲人了,可父亲的态度很坚决不容商量:不能回去。因为母亲回去还要有人陪着她回,这样就得搭上2个人的路费了,太浪费钱了。母亲不再说什么,后来母亲在场门口弄个小推车卖起了冰棍。等秋天来了,母亲也攒够了回家的路费,她叫我姐和她一起回,姐推脱说上着班走不了。实际是父亲不想让母亲回,给姐说也不让她回,原因是路途遥远,怕出现意外。可母亲执意已决,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了。她拿出早已准备好大哥不要的破包,还有攒着舍不得吃的蚕蛾,穿着屁股上打补丁的旧裤子,在爸爸、姐姐和我的目光中远去。我问爸爸:妈妈走丢了咋办?
勤劳的母亲常常挎了篮子到地里挖野菜,有时候挖了直接就放嘴里吃掉了。小时候我也学着母亲的样,试着把野菜放嘴里嚼,可那苦涩的味道还是令我吐了出来,朝着妈妈哭着喊“饿”。直至今日,我还能认识许多野菜的名字:麦地里有面条菜、米蒿、毛妮菜、荠菜、蒲公英等,玉米地和红薯地里常会有野苋菜、马石菜(马齿苋)灰灰菜、狗儿秧等。这些在我小时候都是主粮,能吃上白面馒头那都是幻想,就算一个黑的比煤都白不了多少的黑窝窝头都是奢望了。印象中母亲吃野菜时都很香的样子,我家的面条必是菜比面多,满锅的野菜都看不到主粮,特别是那红薯叶子,看见就反胃,母亲却吃的很香……直到现在,我都不爱吃青菜。拉扯我们长大的,是母亲;没让我们饿死的,也是母亲……那年夏天,学校送来录取通知书,母亲高兴的逢人就讲,俺xx考上了,还多少多少分的,我在屋里听到母亲炫耀的样子,不知道心里有多别扭;
出来怪她:嚷嚷什么?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这时母亲像做错了事似的低头不语。其实母亲也上过学,娘家也挺厉害的。是守城的一个军长,刚解放那阵被枪毙了,母亲家多少也受到点牵连,读书似乎是种奢望。每天放学,母亲做完饭都会来看我写作业,眯着眼看我写的飞快,时常提醒我:“写慢点,别写错了”。我也都是不理她,不耐烦了还会冲她吼:别说话了中不中?可现在,我连吼的资格都没有了……我父母籍贯不是本地的,是父亲出来工作才来到遥远的河南西南,自从来到这个地方,十几年了母亲就从没回去过。一是不认识路,二是不识字也不敢出门,就连怎么坐车都不会,出了门连东西南北都不分,所以母亲从不出远门。就连我们那个小镇,有很多地方她都没有去过。她所熟悉的,就是从家到地里的路;从地里到回家的路……随着母亲年纪越来越大,她就越发思念老家的亲人。
时常一个人呆呆的看着地,有时候会长叹一声,我问母亲:叹什么气呀?母亲两眼含泪:不知道你姥姥怎么样了?10几年没回去了!有一段时间,母亲常常叨念姥姥,说梦里看见姥姥了,无亲无靠的一个人流浪。说着说着就哭了。我们知道,母亲是想亲人了,可父亲的态度很坚决不容商量:不能回去。因为母亲回去还要有人陪着她回,这样就得搭上2个人的路费了,太浪费钱了。母亲不再说什么,后来母亲在场门口弄个小推车卖起了冰棍。等秋天来了,母亲也攒够了回家的路费,她叫我姐和她一起回,姐推脱说上着班走不了。实际是父亲不想让母亲回,给姐说也不让她回,原因是路途遥远,怕出现意外。可母亲执意已决,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了。她拿出早已准备好大哥不要的破包,还有攒着舍不得吃的蚕蛾,穿着屁股上打补丁的旧裤子,在爸爸、姐姐和我的目光中远去。我问爸爸:妈妈走丢了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