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我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3)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我想是智慧。智慧属于所有得以流传的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中有关哲学,个体心理学和大众心理方面的探究也是无可比拟的,只是理解起来同样要费些脑筋,远不如心理医生的鸡汤来的直接,所以也少有人问津。科学是可以复现和模拟的,而智慧是要靠人类思考体会和感悟才能得到。现代西方科学文化倡导战胜自然,利用自然,而中国文化的智慧是顺应大势,与世界宇宙和谐共处。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人为何永远是以温和仁厚的姿态面向世界,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俄罗斯的强硬,缺乏美国的霸气,更不是事不关己的矫情,这原本源自祖先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然而一种文化的优劣,在人类不算漫长的发展史上,绝不是以一段时间的先进和落后来判定的,中国文化赋予这个民族的包容仁厚的个性和顺应大势的智慧,会继续帮助这个国家和民族繁衍昌盛,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犹如中式之美,大多人需到了一定年龄,修养到一定程度才能欣赏的了。像京剧里妆后女子夸张而招摇的美艳,中国红的热烈而沉稳,木桌长椅的清雅和悠闲,盘扣珠钗的精致和奢华,旗袍的妖娆和韵味,雕梁画柱飞檐画壁的匠心与气派,竹茶的淡泊与静美,中式之美含蓄而蕴味悠长,又美得毫不吝啬。中式之美总还得有一点文化底蕴和人生积累才能欣赏得到,不似现在流行的各种派别,美得令人一见倾心而又一览无余,正如现在风靡的快餐文化。这也许是商业时代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更符合目前商业社会的需要。

我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


其实喜欢或热衷于流行的现代西方文化不是什么问题,大可庆幸一下自己仍年轻,也可以暗自哂笑一下别人已足够老。然而当有一天在非0即1,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现代西方文化里感到无所适从,身心疲惫之时,别忘了还有一种讲究平衡之美中庸之道的中国文化,那里充满着阴阳变幻的智慧,在她的熏陶下,浮躁可以变得平和,焦虑可以变得淡定,浮华可以变得真实,杂乱可以变得和谐,总之生命可以还回她本来的样子。
一直困扰自己的成长历程,崇尚并身体力行地坚持了那么久的现代西方文化成就了社会的我,却也使自己的心灵近乎干涸,转而发现传统文化却可以使生命开出芬芳的花,始终不清楚那段被自己看作“弯路”的是不是人生的必须,或者至少是商业文明时代的必须,如果人生在一开始便踏上美好的自我征程会不会更能接近“成功”?成长是没有固定模式和答案的,但翻看中外各领域杰出而人生圆满的大师,最终都趋同于朴素的哲学“智慧”,他们只是成就了自己,顺便也获得了“成功”。
微信号:Life-of-qiuyun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