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爷爷的木耳爷爷的酒(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这就是爷爷的童年,除了极端天气,不是上山砍柴就是下地抓猪草,哪怕赤着脚硌得钻心痛,哪怕肩背着超过自己重量的柴火,即便现在想起来,心中还残留着丝丝甜味,就像那时偶尔得到的一两颗水果糖,稀缺而珍贵。爷爷天天在两盅米烧下肚后,随着渐渐红起的脸庞,话语便盈盈活跃起来。   爷爷兄弟五个,在当时的村里很有势力,村人称为“五虎”。但是,正值壮年的四个哥哥,却相继去世,只有爷爷孤单地活着。后来做医生的父亲告诉我,爷爷的家族有心血管不好的遗传病,宿命式的在四十岁左右就发病,先瘫痪,而后死去。爷爷的父亲是这样,爷爷的父亲的父亲是这样,爷爷的兄长也是这样,爷爷的心里会充满着怎样一种悲哀?爷爷自然是知道这种遗传病的宿命,但爷爷从没有显露出来,而是用自己顽强的生命来捅破这个遗传宿命的巨大魔影。
  爷爷是全村最有文化的人,一直做着村里的会计。每年春节,村民门前的红对联,有三分之二多都是爷爷写的。爷爷遒劲而又别拘一格的毛笔字红联贴在家家户户的泥墙上,成了当时村庄的一道风景,尤其是经过早春乡村雨水的滋润,游丝样流墨的对联,完全和黄泥墙溶为一体,远远看去,成了一幅让人砰然心动神往的写意画。   爷爷自打年幼那次尝到自己摘来的黑木耳后,年龄越长越喜欢吃这种养生又脆口的黑色食品,尤其是钟情于用开水烫泡一下后,用点米醋、蒜泥凉拌,一年四季就着自酿的米酒,呷得日子愈加滋润,养得身体日发硬朗。今年九十高龄了,还能上山砍柴,下地种菜。   父亲从医大毕业后,每年都要体检验血,看胆固醇是否高了,因为胆固醇高是引起心血管病的元凶。尤其是四十岁左右,更是每隔一个月就验血一次,父亲深知,家族遗传病的医学真理。

爷爷的木耳爷爷的酒


父亲觉得无法逃脱,但是父亲每次验血结果都是正常的。   遗传的缺陷没有击倒爷爷,反被爷爷击灭在身体内。在九十大寿第二天,父亲给爷爷做了一次大体检,所有指标都是正常的,胆固醇很正常。父亲向国内心血管专家,也是恩师请教,老家沉思半晌,将皮球又踢给父亲:“你也是心血管医生,你更清楚自己父亲的生存方式。生命中总会有奇迹的,但奇迹不会无缘由的降临。”   有了这种自做的木耳,自酿的酒,你爷爷肯定活过百岁,奶奶每次看到我就乐呵呵地说。   奶奶不只腌制得一手好酸菜,滴酒不沾的奶奶更酿得一坛好酒。度数低的米酒,甜甜中略酸,喝高了还不知咋回事,度数高的米烧,入口辣而不呛,喝一口热血沸腾。爷爷每晚都喝三两盏米烧,红红的面孔亮过了桌上的煤油灯。   奶奶把腌菜和酿酒的坛坛罐罐分得黑白分明,一如爷爷奶奶的为人,严格泾渭,以防不专,导致咸菜和酒串味变腐。
但从那个金黄的秋天,忙于收获田埂上豆子的奶奶,从上丘滑坠下丘,脑部受到撞击。那年后,年轻的奶奶的记忆力明显下降,自己酿的酒往往忘了存放在哪里。   奶奶受伤后的第二年清明扫坟,看着祖坟周边破土而长的竹笋,爷爷突发奇想独创了一种储酒方式。   爷爷在老家屋后自家毛竹山上,选择了一些粗大的长成比人还高的竹笋,在已剥脱笋壳的竹节中,用大针筒,将奶奶酿制的米烧注入笋竹中,用点面粉贴住笋竹上的针口后,标注好记号。一二年后,甚至几年后,每当要喝酒就砍下灌有酒的毛竹,一节节锯下,捅破竹结,酒香中夹着竹的清冽,一下子弥漫了整幢屋子,不喝也醉了。   这种酒吮吸了天地之精气,喝了非常养生。爷爷总自豪地劝亲朋好友喝点。   今年春节天空中一直不厌其烦地飘着冷雨,雨落在毛竹上凝结成白簇簇的雾松,不少毛竹因不堪其重而不时翻倒,带出一坑坑黄黄的泥土。

爷爷的木耳爷爷的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