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最美最忆是荒凉(2)

2023-05-15 来源:文库网
从以上设想和预测中,应该、也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即:人类是地球和自然之子,只是众多地球公民之一,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分子,喜欢和回归自然,欣赏和品味她的美,也是自然而然的。对此,人类倒还知道要做好城市的绿化、美化工作,以草地树木等来净化、美化、点缀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环境。不幸的是,这项工作,却常常要打上人类的烙印和痕迹,将未经人工加工、残存的原生态的东西加以毁灭或改变。在我看来,在某种程度上,这不是创造美,而是破坏美;不是做好事,而是干坏事。从园林学、园艺师自身的角度来说,这也许是美的;但相比于原有处于自然状态、给人荒凉印象的原生花草树木而言,这种美远远无法相提并论。给城市保存一抹乡村景色,留下一个人与自然更好地交融与交流的窗口和渠道,又有什么不好呢?但事与愿违,不少城市都在对绿地大刀阔斧地进行所谓的拓展、开发和改造,以给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和游玩的公园和场所。
初衷是好的,但一经人工加工,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却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变得更为疏远。人们所能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园林部门和园林工人以其自以为美的方式所创造的新景观,种植着许多地方都能看到的花草树木,铺设和建造所谓的通幽曲径、水榭楼台等。不说千篇一律,也有同质化之嫌。这种人工创造的美,有自然美的一些元素,但和自然本身纯粹的美,不可同日而语。这种人造美,和现代人居建筑一样,缺乏或较少那种源于自然的真正的美的特质。人工美掩盖了自然美,总有些让人心生厌倦。当然,另一方面,城市的某些角落,杂草丛生、高过人头等,也可能对治安不利,但从根本上来说,应当从提高公民素质和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本身来加以解决。实际上,治安案件等,不在此地生,也可能在彼地发。任何地段和场所,都可能成为犯罪的渊薮,不能以此作为对其彻底铲除、清理一空的借口和充分理由。

最美最忆是荒凉


应当说,人工美或人造美也不失为一种美,但我更喜欢、更陶醉于自然美、天然美。这种美,是上苍亲手创造的,是天造地设、浑然天成的,未经人为加工和改造,未打上人类因主宰世界而自以为是的印记,虽荒芜而更有野趣,虽微小而更富美质。野草满园、蟋蟀唧唧的百草园,是儿时鲁迅的最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乃因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绝美的自然景观,遂成王勃笔下万世流芳的千古绝唱,可实景今又何在?秋冬时节,我常常看到,路旁、池边、江河湖海之畔,芦苇和芒花盛开,茫茫一片,像麦菽、似稻穗,如旗帜、若秀发,因风摇曳、随风作浪。这样的景色,何需我说美不美,你自己去想象、去感受。将其铲除、清理,或将其改种为按人的意志生长、需修剪和养护的绿蓠、草地,结果将会如何?
其景观与韵致之美,岂能及其十之一二?既落俗套,也不会再有天苍苍、野茫茫、秋瑟瑟的旖旎风光和凄清意境,亦无成熟、收获般的景象与喜悦。我还常走过这样一片草地,始自夏秋,便茅花绽放。虽然,茅花不像芒花和芦花那样高大挺拔,但洁白如雪、轻盈似羽、纤细优雅,放眼望去,又宛如盏盏风中银烛,燃成一片蔚为壮观的白色烈焰,摄人心魄,引人遐思,韵味无穷。白花、绿草、碧树,令人心旷神怡。无论是旭日初升的早晨、阳光灿烂的午间,还是斜阳西照的午后,这样的风景,都美不胜收,让人印象极为深刻。如果嫌其是疯长的野草、乱开的野花而看上去有些荒凉,便除之而后快,或改种人工草皮,必将大煞风景,是一种暴殓天物、事倍功半的行为。她本身是美的,为什么要毁灭她?或代之以不那么美或根本就不美的所谓人工美呢?市郊国家森林公园八一水库南面堤坝的缓坡上,也长有这样的茅草,也能开出如此美丽、连成一片的茅花。

最美最忆是荒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