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父亲的为人(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可就在这时父亲被一个国矿;挑选去了当上了一名井上工人。看来,一个人,平时你真得多学一些知识,多掌握一些技能,因为艺多不压人啊!否则,你的命运就多舛。由于父亲能写会算,表达能力又强,故此,社会选择他的机会就是多,因此就没让父亲下井去......
另外,就说父亲的记忆力吧!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我没上小学之前,在镇里有一个我叫陈叔的人家,还有几户人家,他们经常叫我父亲给他们说书去。那时候谁家也没什么好吃的,父亲说书时,也就是一大海碗白糖水。之后往炕中央一搁。这时炕上地下都是来听书的乡亲们。此时的父亲两眼一眯,在热乎乎的炕头上,两腿一盘,不时的两手摩挲两下头发,看着那袅袅上升着热气的白糖水,此时,仿佛也上升着父亲的思路。他就开始说上了。而且按着书里人物的声调、动做,父亲都学得有声有色,真是栩栩如生的。记得他说书时把嘴里说得直冒白沫子。让我最佩服的就是父亲的记忆力,以及他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每次说书,都要一宿到天亮的,而且在说书时从来不看一眼书的。我常寻思,父亲看了那么多的书,他怎么就不忘呢?!然而,每每让我想起父亲读的那些线装书,我至今也没留下一本啊!
现在让我想来,委实让我追悔莫及、遗憾不已呀!……

父亲的为人


话又说了回来,父亲被调到矿里后,按规律都要安排到井下工作。可父亲念了五年的私塾没白念(我想最低相当于现在的高中吧?)按着他的能力和水平,被安排到矿医院里当了一名食堂管理员。几年来由于父亲工作干的突出,被矿党委领导
又发现了。于是就要提拔父亲到矿总务科当一名副科长,专门儿抓全矿职工福利工作。可是后来由母亲的严重的干扰,父亲又没有如愿以偿。(关键父亲太听母亲的话了)就这样,父亲在我的记忆中,有很多次被提拔重用的机会,都让母亲一次一次地扯后腿和严重地干涉下,没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其实不然的话,至今父亲早就是一名正科级以上的干部了。(在七八十年代,我有一个姨夫一天书都没念,可他却是一个老正科级干部)。现在再次让我想来,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算得上一个有文化的人啦。然而,由于母亲顽固的旧思想和对世俗的偏见在作怪。严重导致了父亲一生的前程和仕途的发展。说白了,也极大的影响了全家人的生活和幸福。
除此,也就是为了这七口之家的生活早日好转,父亲在八零年提早就退下来了,退下来时才58岁。(记得在父亲与世长辞时,工资才涨到62元钱哪!),其实早退下来目的就是让三弟顶替上班,他下来好再找份工作;好添补一下家里的收入,来扭转家庭拮据的局面。按说父亲已劳累了大半生了,退下来本应该享享清福了,可父亲是个勤奋的人、又愿助人为乐的人。有什么事儿谁找他都行。记得通常,不管是左邻右舍,前街后街的,谁家的房子漏雨了;谁家的炕不好烧了,谁家的烟囱堵了、谁家火墙不热了(这活忒龌龌,谁愿干哪!)。以及还有谁家有病人要上医院了,谁家的孩子发高烧了等等大小事情,父亲都积极跑前跑后地去帮助;认真地去做。对此,让我无时不萦绕在脑际的是:父亲还是个大孝子,对奶奶爷爷无微不至的关怀既养老又送终。然而却又特别体贴妻儿老小。记得父亲不管在上班时,还是退休后。

父亲的为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