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母亲(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那个时候,我记得我家按人头分了十四亩地,在那手里刨食的岁月里,妈妈得用一双粗糙的手喂饱五个孩子啊!每天,我不知道妈妈几点起床下的地,只知道妈妈从地里回来时不是太阳过午,就是披星戴月。虽然哥哥姐姐上学之余都勤快的帮妈妈下地干活,可地里疯长的野草还是不能斩草除根,妈妈锄着这块地,刚刚锄过的那块又悄无声息地长起来了。记忆里最清晰的就是妈妈从地里回来放下农具时累得精疲力尽的样子。妈妈总是皱着眉头,佝偻着身子,小声呻吟着,然后走进厨房,再去给我们做饭。年幼的我和妹妹总是远远地瞪大眼睛偷偷的看着,为不能帮妈妈的忙而深深的愧疚着。最忙碌的时候是麦子成熟的季节。记得哥哥初三那一年,要强的妈妈在收麦前生病卧床了,回家过周末的哥哥决定辍学在家收割麦子帮妈妈撑起这个家。我清楚的记得,妈妈听了哥哥的决定,一气之下,艰难的从床上爬起来,顺手拿起门后的扫帚,不分清红皂白就是一阵狂打,哥哥是铁了心的,又怕妈妈气坏了身体,躲在了门外的大槐树后,妈妈气得咬牙切齿,举着扫帚左追右撵,最后,哥哥答应麦罢再去上学,妈妈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才同意了哥哥在家帮忙。
于是,哥哥错过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同村两个没有哥哥学习成绩好的,都考上大学了,其中一位在县委上班多年,后来还当上了邻乡的党委书记。哥哥没有上完学这件事,成了妈妈一辈子的心病,只要提起来这段往事,妈妈就狠自己的病生的不是时候,耽搁了哥哥的前程。理所当然,妈妈的希望哥哥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和妹妹的身上,完成学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还好,妹妹参加工作后,又考了研,读了博士,成为周围几个村子里学历最高的人,这才算圆了妈妈和哥哥多年的梦想。自此以后,妈妈的自责才日渐减少。其实,哥哥和姐姐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的,只是懂事的他们知道为妈妈分担才早早的下学罢了。可以说,没有妈妈的深明大义,就没有我们兄妹几个的今天。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勤俭的人。从小到大,我们兄妹几个都被妈妈的勤劳和节俭耳濡目染着。每天,妈妈做好饭,默默的看着我们一个个端着碗走出厨房,自己则拿起扫帚扫完屋里扫屋外,或者端起盆子去门前的小河里洗衣服,等我们一个个都吃完饭了,妈妈才把剩下的饭菜盛出来,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然后洗刷完毕,拿起农具又去地里干活了。
等一家人吃完饭自己再吃饭的习惯,妈妈坚持了一辈子。记得嫂子曾经这样埋怨妈妈:年轻时什么都没有吃到嘴里,以后应该补一补了,可您竟然不知道好吃的东西香。妈妈就是这样,无论买回家多少好吃的,她也只是尝尝,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看着她吃点零食,还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妈妈会像变戏法似的把东西藏起来了,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哄小孩子。直到她摔倒后卧床,还是什么都舍不得吃。妈妈的会过日子是出了名的,她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妈妈的一生是一部曲折离奇丰富多彩的大书,足够我们一辈子阅读,一辈子学习的。——写在妈妈三周年之际。
于是,哥哥错过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同村两个没有哥哥学习成绩好的,都考上大学了,其中一位在县委上班多年,后来还当上了邻乡的党委书记。哥哥没有上完学这件事,成了妈妈一辈子的心病,只要提起来这段往事,妈妈就狠自己的病生的不是时候,耽搁了哥哥的前程。理所当然,妈妈的希望哥哥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我和妹妹的身上,完成学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还好,妹妹参加工作后,又考了研,读了博士,成为周围几个村子里学历最高的人,这才算圆了妈妈和哥哥多年的梦想。自此以后,妈妈的自责才日渐减少。其实,哥哥和姐姐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的,只是懂事的他们知道为妈妈分担才早早的下学罢了。可以说,没有妈妈的深明大义,就没有我们兄妹几个的今天。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勤俭的人。从小到大,我们兄妹几个都被妈妈的勤劳和节俭耳濡目染着。每天,妈妈做好饭,默默的看着我们一个个端着碗走出厨房,自己则拿起扫帚扫完屋里扫屋外,或者端起盆子去门前的小河里洗衣服,等我们一个个都吃完饭了,妈妈才把剩下的饭菜盛出来,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然后洗刷完毕,拿起农具又去地里干活了。
等一家人吃完饭自己再吃饭的习惯,妈妈坚持了一辈子。记得嫂子曾经这样埋怨妈妈:年轻时什么都没有吃到嘴里,以后应该补一补了,可您竟然不知道好吃的东西香。妈妈就是这样,无论买回家多少好吃的,她也只是尝尝,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看着她吃点零食,还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妈妈会像变戏法似的把东西藏起来了,隔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哄小孩子。直到她摔倒后卧床,还是什么都舍不得吃。妈妈的会过日子是出了名的,她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妈妈的一生是一部曲折离奇丰富多彩的大书,足够我们一辈子阅读,一辈子学习的。——写在妈妈三周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