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我的母亲河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我的家乡有一条河,名字叫沁河。宽约三四里,河水自西向东蜿蜒流淌。据说发源于山西省二郎神沟,自北而南,切穿太行,从五龙口奔泻而下,途径济源、沁阳、博爱、温县,于武陟入黄河。全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
就是在这广袤的沙土地上,祖祖辈辈辛勤耕作了很多年。我记得上滩地主要种小麦、玉米,下滩地主要种高粱、花生,中间有块洼地,可以种些绿豆、豇豆,长得也不错。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滩地挖野菜、打猪草,累了就在河水里洗个澡。夏季的沁河水,温温的,清清的,甜甜的,流动着犹如母亲的手轻轻从身上抚过,舒服极了。最有趣的是比赛扎猛子,我们小时候叫“气没影”,意思就是憋着气钻到河水里,比赛看谁在水下呆的时间长。还有比赛跳水,从河岸上纵身一跳,看谁跳得高,看谁落花小。然后就是比赛游泳,看谁花样多,看谁游得远。有时为争个比赛结果,很晚了忘了回家,让大人们满河里找,为此没有少挨打。想想那个时候,虽然物质生活贫穷,但精神生活还是蛮惬意的!
土地承包后,不少人开始在沁河滩大面积种植山药。山药销往大江南北,也给家乡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富裕和幸福,不少农民靠种植和销售山药盖起了小洋楼、买起了小汽车,有的还在港澳地区立足,将山药生意做到了外国,据说有的资产已超千万元。
沁河的沙土比黄河要细一些,更适合建筑垒墙。一开始,人们盖房子都是用混沙,后来有人开了沙场,用小船带着抽沙机沿着河道采沙,采出的沙很干净,不需要再筛,就可以直接和水泥搅拌使用。我们这里盖房、修路、修渠用的都是沁河滩的沙。